病毒性心肌炎

病毒性心肌炎是病毒侵犯心臟所引起的,以心肌炎性病變為主要表現的疾病,有的可伴有心包或心內膜的炎症。病毒性心肌炎在小兒中發病率較高,其危害性也較大,則引起家長的關注。

病因:可引起心肌炎的病毒有20餘種:柯薩奇病毒,埃可病毒,脊髓灰質炎病毒,腺病毒,傳染性肝炎病毒,流感和副流感病毒、麻疹病毒、單純瘡疹病毒、流行性腮腺炎病毒、鼻病毒、以及類皰疹病毒等,其中以柯薩奇病毒乙組最常見。

症狀:發病前1至3周往往有上呼吸道及腸道病毒感染症狀如:發熱、咳嗽、嘔吐、腹瀉肌肉痠痛等。心肌受累的症狀,患兒主訴心前區不適,胸悶、胸痛、心悸、頭暈、腹痛及乏力。心律紊亂以過早搏動多見,輕者無不適,頻發者常有心悸、胸悶,嚴重心律紊亂可導致心力衰竭、昏厥、抽搐。重症患者可發生心源性休克,表現極度煩躁不安、面色灰白、面板髮花、四肢溼冷及末稍發紺。

原發性心內膜彈力纖維增生症相似之處為心臟擴大,反覆出現心力衰竭,可見心源性休克。但本病多發生在6個月以下的小嬰兒。心內膜彈力纖維大量增生及心肌變性等病變累及整個心臟。心電圖及超聲心動圖檢查均顯示左室肥厚為主。臨床表現為反覆發作的左心衰竭症狀,心臟肥大,心音減弱,無雜音或有輕度收縮期雜音。無病毒感染的病史或症狀,無病毒性心肌炎的實驗室檢查改變,中毒性心肌炎有嚴重感染或藥物中毒史。常併發於重症肺炎、傷寒、敗血症、白喉、猩紅熱等疾病,常隨原發病感染症狀好轉而逐淅恢復。使用吐根鹼、銻劑等可引起心肌炎,隨藥物的減量或停用而逐漸好轉或恢復。

自我治療:大多數患者經過四周左右的治療可以完全恢復正常,不留任何後遺症。

注:心源性休克:是各種病因所致心臟泵輸出功能急性衰竭,全身器官和組織得不到足夠的血液灌流,從而產生一系列代謝與功能障礙綜合徵。

體徵:安靜條件下出現心動過速,個別表現為心動過緩,心律不齊。合併心包炎者心界多有明顯擴大。心尖區第一音低純,部分有奔馬律,伴心包炎者可聽到一過性心包摩擦音。危重病人表現脈搏微弱,血壓下降,兩肺出現羅音,肝脾腫大,提示迴圈衰竭。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