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鐵性貧血概述

  缺鐵性貧血缺鐵性貧血(irondeficiencyanemia)是小兒的常見病,主要發生在6月至3歲的嬰幼兒。具有小細胞低色性、血清鐵和運鐵蛋白飽和度降低、鐵劑治療效果良好等特點。解放以來,各種營養缺乏症都已明顯減少,但缺鐵性貧血仍是常見的威脅小兒健康的營養缺乏症。根據1981年全國16省市對8435名29天至7歲小兒的調查,血紅蛋白在110g/l以下的營養性貧血的患病率高達36.31%;6月至6歲小兒9027名,患病率為43.03%。因而這是兒童保健工作中急待解決的問題。
【鐵在體內的代謝】
1.人體內鐵的分佈及功能
(1)合成血紅蛋白:血紅蛋白中的鐵約佔體內總鐵量的2/3,血紅蛋白約佔紅細胞蛋白質的99%以上。鐵缺乏影響血紅蛋白的合成而致貧血。
(2)合成肌紅蛋白:合成肌紅蛋白內的鐵約佔小兒體內總鐵量的3%。肌紅蛋白與氧的親和力較血紅蛋白強,在橫紋肌與心肌中起到氧氣儲存作用。當缺氧時可以放出氧以供肌肉收縮的急需,鐵缺乏時對肌肉內肌紅蛋白含量的影響尚不完全清楚。
(3)構成人體內必需的酶:極少量的鐵構成人體必需的酶,如各種細胞色素酶、過氧化氫酶、過氧化物酶和琥珀酸脫氫酶、黃嘌呤氧化酶等參與各種細胞代謝的最後氧化階段及二磷酸腺昔的生成,它是細胞代謝不可少的物質。在鐵缺乏的早期,可能在貧血出現以前,此類含鐵或鐵依賴酶的功能即受影響。但在治療後48~72小時,精神和食慾即好轉,提示酶功能的恢復,出現在貧血改善以前。
(4)儲存:約有30%的鐵以鐵蛋白和含鐵血黃素的形式儲存在骨髓和網狀內皮系統,其中1/3儲存在肝(新生兒乾燥肝組織1g約含鐵15mg,2歲時為2mg),1/3儲存在骨髓,其他1/3儲存在脾和其他組織。鐵蛋白含鐵可達到鐵蛋白重量的20%~25%。並與血漿鐵保持平衡狀態,當機體需要增加時,很易被利用。含鐵血黃素含鐵量為30%,但不易被利用,例如肺含鐵血黃素沉著症的病兒雖有大量含鐵血黃素沉著在肺,但不能用於合成血紅蛋白。它的功能和與鐵蛋白的關係尚不十分明瞭。
(5)運轉:很少量的鐵在血漿中和一種β1-球蛋白(運鐵蛋白)結合,運轉在組織之間。例如由腸道吸收的鐵或紅細胞在網狀內皮系統被破壞後遊離出來的鐵,以fe3+形式與運鐵蛋白結合,運送到骨髓。運鐵蛋白附著在幼紅細胞和網織紅細胞膜上,經主動運轉於1分鐘內鐵進入細胞,在幼紅細胞中合成血紅蛋白。一個分子的運鐵蛋白與兩個分子的鐵結合,它攜帶鐵迅速地進入和離開血迴圈,其半衰期約20~120分鐘。正常情況下,血漿中的運鐵蛋白只有1/3與鐵結合。此外,尚有一種與運鐵蛋白類似的乳鐵蛋白,它存在於乳、各種分泌液和中性粒細胞中,它與鐵有較強的親和力,透過競爭剝奪微生物可利用的鐵而發生抑菌作用,對於它的運輸鐵的功能尚待進一步研究。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