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帶 - 中藥材

海带,中药名。为海带科植物海带Laminaria japonica Aresch.的干燥叶状体。具有消痰软坚,利水消肿的功效。主治瘿瘤,瘰疬,睾丸肿痛,痰饮水肿。

功效作用

功能

消痰軟堅,利水消腫。

主治

癭瘤,瘰癧,睪丸腫痛,痰飲水腫。常與海藻相須為用。

用法用量

內服:煎服,6-12g。

注意事項

脾胃虛寒者慎服。

化學成分

本品含藻膠酸、昆布素,半乳聚糖等多糖類,海帶氨酸、穀氨酸、天門冬氨酸、脯氨酸等氨基酸,維生素B1、B2、C、P及胡蘿蔔素,碘、鉀、鈣等無機鹽。

藥理作用

含碘和碘化物,有防治缺碘性甲狀腺腫的作用;海帶氨酸及鉀鹽有降壓作用;藻膠酸和海帶氨酸有降血清膽固醇的作用;熱水提取物對於體外的人體KB癌細胞有明顯的細胞毒作用,對S180腫瘤有明顯的抑制作用,並能提高機體的體液免疫,促進機體的細胞免疫,昆布多糖還能防治高血糖。

毒理作用

海帶氨酸對小鼠的LD50靜脈注射為394mg/Kg,腔注射為2.98-3.57g/kg。褐藻酸鈉小鼠腹腔注射的LD50為1013mg/kg。昆布中提取的褐藻澱粉及褐藻澱粉硫酸酯小鼠腹腔注射的LD50分別為980mg/kg和698.8mg/Kg。海帶多糖小鼠腹腔注射的LD50為158.5mg/kg。給人每日服3次,每次330mg,連服2個月,未見毒副反應。

相關論述

1、《名醫別錄》:“主十二種水腫,癭瘤聚結氣,瘻瘡。”

2、崔禹錫《食經》:“治九瘻風熱,熱癉,手腳疼痺,以生啖之益人。”

臨床應用

臨床應用

藥膳食療:海帶綠豆粥

1、功效:清熱解毒、退火氣。

2、原材料:白米1杯,綠豆1/3杯,海帶絲1/3杯,水10杯,鹽、明太魚粉胡椒粉各適量。芹菜末少許。

3、做法:白米洗淨、瀝乾,綠豆洗淨,泡水2小時。鍋中加水10杯煮開放入白米、綠豆、海帶絲略攪拌,待再煮滾時改中、小火熬煮40分鐘,加入鹽、明太魚粉拌勻,撒上胡椒粉、芹菜末即可食用。

4、用法:隨意服用。

相關配伍

1、治癭氣結核,腫硬:以昆布一兩,洗去鹹,曬乾為散。每以一錢綿裹,好醋中浸過,含之咽津,味盡再易之。(《聖惠方》)2、治膀胱結氣,急宜下氣:用高麗昆布一斤,白米泔浸一宿,洗去鹹味。以水一斛,煮熟劈細。入蔥白一握,寸斷之。更煮極爛,乃下鹽酢豉糝姜橘椒末調和食之。仍宜食粱米、粳米飯。極能下氣。無所忌。海藻亦可依此法作之。(《廣濟方》)

加工炮製

採收加工

夏、秋兩季採撈,除去雜質,漂淨,切寬絲,曬乾。

儲存方法

儲存方法

貯乾燥容器內,置通風乾燥處。

藥材鑑別

藥材性狀

捲曲摺疊成團狀,或纏結成把。全體呈褐色或綠褐色,表面附有白霜。用水浸軟則膨脹成扁平長帶狀,長50-150cm,寬10-40cm,中部較厚,邊緣較薄而呈波狀。類革質,殘存柄部扁圓柱狀。氣腥,味鹹。

植物學資訊

植物種屬

海帶科植物海帶。

形態特徵

藻體橄欖褐色,幹後為暗褐色。成熟後革質呈帶狀,一般長2-6m,寬20-50cm,在葉片中央有兩條平行縱走的淺溝,兩溝中間較厚的部分為“中帶部”,厚度約2-5mm,兩側邊緣漸薄,且有波狀皺褶,葉片基部楔形,厚成階段則為扁圓形,下有一圓柱形或扁圓形的短柄,長5-15cm,柄和葉片內部均由髓部、皮層及表皮層組成。在外皮層內有粘液腔,腔內有分泌細胞,可分泌粘液至葉體表面,構成膠質層,使藻體粘滑而起保護作用。髓部由許多藻絲組成,藻絲細胞一端膨大呈喇叭管狀。藻體幼齡期葉面光滑,小海帶期葉片出現凹凸現象。一年生的藻體葉片下部,通常即能見到孢子囊群生長,呈近圓形斑塊狀;二年生的藻體幾乎在全部葉片上都長出孢子囊群。固著器為叉狀分枝的假根所組成。孢子成熟期秋季。

分佈區域

自然生長的分佈範圍,我國限於遼東和山東兩個半島的肥沃海區。人工養殖已推廣到浙江、福建、廣東等地沿海。但為冷溫帶性種類。

生長環境

一般生長於大幹潮線以下1-3m的岩礁上。

生長見習

昆布原為冷水性海藻。其生長溫度為0-13℃,以2-7℃為最適溫度。昆布進行光合作用需有足夠的光能,並從海水中吸收營養,由於海水混濁或透明度不同,適宜生長的水層也有深淺之別,深者在大於潮線下2-3m,淺者在水面下1m深處(在海水中追施氮、磷肥能提高昆布產量)。流速大的海區生長良好,反之生長很慢且易染病害。一般流速在50-80cm/s較適宜。

繁殖方式

無性繁殖。

栽培技術

昆布苗雖有多種,但6-7月份培育的夏苗,是我國昆布養殖的主要苗源。在昆布養殖海區選擇岩礁底、無汙染的海區修建有製冷系統、從大海抽水淨化的供水系統,和能調節光照的玻璃房結構的育苗室。我國南北方氣溫差異較大,故應在6-8月份,水溫上升到23℃以前採好孢子。從海上選擇葉片平直、寬大、厚實、健壯、顏色深褐、孢子囊多而成熟度適中、沒有腐爛的個體作種昆布,搬到室內水中繼續培育。水溫保持在13-18℃之間,自然光照,追施氮400mg/m3、磷520mg/m3等,經14d葉表面產生孢子囊群。為了使其大量放散遊孢子,可將種昆布懸掛在陰涼處陰乾2-4h,投入水池,水溫20-22℃,刺激其放散出遊孢子,並能附著在用竹或棕繩製作的生長基上,然後進行培育。培育水溫在10℃以下,每日保持10h以上光照時間,根據不同生長階段透過遮光裝置調節光量,由500lx提高到3000lx。育苗期施肥量,初期氮3×10-6、磷0.15×10-6,中期氮4×10-6、磷0.2×10-6,後期氮5×10-6、磷0.15×10-6。定期更換一部分海水,並保持一定的流速,使每小時更換水量能達到1/6-1/3,保持水質清潔。經100d左右,幼苗長到1-2cm長時,移到海上暫養,應及時遮簾、施肥和調節水層,使苗長到10-15cm時即可夾苗,採用“大把搖拔”的方法剔苗後,將苗夾於1.5-2m長的夾苗繩上。單棵夾苗棵距2.5-3cm,簇夾2-3棵苗為一簇,簇距5-7cm,然後將苗繩掛在筏子上,可採用垂養、平養、斜面養三種形式。

病蟲防治

苗期主要有綠爛病、白爛病等病害,透過掌握適當的孢子附著的密度(不能過大)提高光照,加強洗刷,用0.05%或0.01%硫酸銨浸泡,都能起到防治效果。在養育期間,初期注意密養,長到1m左右時進行稀疏,並根據昆布不同生長期,採用調節光強度,沖洗浮泥,潑灑硝酸銨、硫酸銨等化肥,調節水層等措施,防治綠爛、白爛、點狀白爛病。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