菟絲子 - 中藥材

菟丝子,中药名。为旋花科菟丝子属植物菟丝子 Cuscuta chinensis Lam.的成熟种子。具有补肾固精养肝明目,止泻,安胎的功能。主治腰膝酸痛,阳痿遗精,遗尿尿频,肝肾不足,目暗不明,脾肾阳虚,便溏泄泻,胎动不安,妊娠漏血等。

功效作用

功能

補陽益陰,固精縮尿,明目止瀉。

主治

1、主要用於腰膝痠痛,陽痿遺精,遺尿尿頻,肝腎不足,目暗不明,脾腎陽虛,便溏洩瀉,胎動不安,妊娠漏血等。

2、西醫診為慢性腎炎、糖尿病、醛固酮増多症、甲狀腺功能低下、性神經衰弱、腎上腺皮質功能減退、更年期綜合徵屬於腎陽不足者,高血壓、內耳眩暈屬於肝腎不足者,中心性視網膜炎、視神經炎、玻璃體混濁屬於肝腎不足、目睛失養者,慢性胃腸炎、胃及十二指腸潰瘍屬於脾腎陽虛者,先兆性流產、習慣性流產屬於肝腎不足者。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6-15g;或入丸、散。外用:炒研調敷。

禁忌

中西藥配伍禁忌:

1、不宜與降壓藥利舍平、降壓靈等合用,可引起直立性低血壓等。

2、不宜與強心苷合用,導致心臟對其敏感性增高,產生強心苷中毒。

注意事項

本品雖為平補之藥,但偏補陽,陰虛火旺、大便燥結、小便短赤者不宜服用。

化學成分

主要含黃酮類成分:金絲桃苷,菟絲子苷等;有機酸類成分:綠原酸等;還含鈣、鉀、磷等微量元素及氨基酸等中國藥典規定本品含金絲桃苷不得少於0.10%

藥理作用

1、對消化系統的影響:水煎劑有明顯保護肝損傷的活性。

2、對內分泌系統的影響:菟絲子水提物具有增加下丘腦—垂體—卵巢促黃體功能,提高垂體對LRH及卵巢對LH的反應性的作用。

3、對心率、血壓的影響:菟絲子浸劑、酉劑均能增強心臟收縮力,浸劑加快心率,酊劑減慢心率;浸劑給麻醉犬靜脈注射,可使其血壓下降。

4、免疫調節作用:菟絲子的醇提物是一種以增強體液免疫和吞噬功能為主的免疫增強劑。

5、對血清集落刺激因子的影響:菟絲子提取液可使血清CSF水平明顯提高,且有明顯量效關係。

6、抗病原微生物的作用: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福氏痢疾桿菌、傷寒桿菌有抑制作用。

7、對生殖系統的影響:菟絲子有抗不育作用。其水煎劑具有提高精子運動能力和膜功能的作用。菟絲子水提物具有雌激素樣作用。

8、此外,菟絲子還具有抗氧化、抗衰老、抗癌、明目等作用。

毒理作用

菟絲子水提液40g/kg灌胃給藥,升高孕鼠骨髓細胞、胚胎肝細胞嗜多染紅細胞微核率;最大給藥量為80g/kg,肝、心、脾、腎各主要臟器無異常變化。

相關論述

1、《本草經疏》:五味之中,惟辛通四氣,復兼四味,《經》曰腎苦燥,急食辛以潤之,菟絲子之屬是也。與辛香燥熱之辛,迥乎不同矣,學者不以辭害義可也。為補脾、腎、肝三經要藥,主續絕傷、補不足、益氣力、肥健者,三經俱實,則絕傷續而不足補矣。脾統血,合肌肉而主四肢,足陽明、太陰之氣盛,則力長而肥健。補脾故養肌,益肝腎故強陰,堅筋骨,暖而能補腎中陽氣,故主莖中寒精自出,溺有餘瀝。口苦燥渴者,脾腎虛而生內熱,津液因之不足也,二髒得補,則二病自愈。寒血為積者,勞傷則血瘀,陽氣乏絕則內寒,血隨氣行,氣弱不能統血以行,久而為積矣。凡勞傷,皆脾、腎、肝三髒主之,肝脾氣旺,則瘀血自行也。 

2、《本草匯言》:菟絲子,補腎養肝,溫脾助胃之藥也。但補而不峻,溫而不燥,故入腎經。虛可以補,實可以利,寒可以溫,熱可以涼,溼可以燥,燥可以潤。非若黃柏、知母,苦寒而不溫,有瀉腎經之氣;非若肉桂、益智,辛熱而不涼,有動腎經之燥;非若蓯蓉、瑣陽,甘鹹而滯氣,有生腎經之溼者比也。如漢人集《神農本草》稱為續絕傷,益氣力,明目精,皆由補腎養肝,溫理脾胃之徵驗也。

臨床應用

臨床應用

1、治心氣不足,思慮太過,腎經虛損,真陽不固,溺有餘瀝,小便白濁,夢寐頻洩:菟絲子五兩,白茯苓三兩,石蓮子(去殼)二兩。上為細末,酒煮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鹽湯下。常服鎮益心神,補虛養血,清小便。(《太平惠民和劑局方》茯菟丸)  

2、補腎氣,壯陽道,助精神,輕腰腳:菟絲子一斤(淘淨,酒煮,搗成餅,焙乾),附子(制)四兩。共為未,酒糊丸,梧子大。酒下五十丸。(《扁鵲心書》菟絲子丸)  

3、治丈夫腰膝積冷痛,或頑麻無力:菟絲子(洗)秤一兩,牛膝一兩。同浸於銀器內,用酒浸過一寸五日,曝幹,為末,將原浸酒再入少醇酒作糊,搜和丸,如梧桐子大。空心酒下二十丸。(《經驗後方》)  

4、治膏淋:菟絲子(酒浸,蒸,搗,焙),桑螵蛸(炙)各半兩,澤瀉一分。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空心用清米飲送下。(《普濟方》菟絲丸)

相關配伍

1、菟絲子配熟地黃:菟絲子長於補腎益精;熟地黃善於滋陰養血。兩藥配伍,可增強滋補肝腎的作用。適用於陽痿遺精、腰痠腿軟、頭暈耳鳴、眼花等。

2、菟絲子配附子:菟絲子長於補腎助陽;附子善於補火助陽。兩藥配伍,可增強補腎氣,壯陽道的作用。適用於腎陽虛弱之陽痿遺精,腰膝痠軟等。

3、菟絲子配杜仲:菟絲子長於補陽益陰,固精縮尿;杜仲善於補益肝腎,強筋壯骨。兩藥配伍,可增強補肝腎,強筋骨,壯腰膝的作用。適用於腰膝冷痛等。

4、菟絲子配五味子:菟絲子甘溫,長於補陽益陰,固精縮尿;五味子酸溫,善於斂肺滋腎,澀精止瀉。兩藥配伍,可增強補腎澀精的作用。適用於陽痿遺精,久不生育等。

5、菟絲子配天花粉:菟絲子長於補腎陽,益腎陰;天花粉善於清肺熱,養胃陰。兩藥配伍,可增強益陰生津的作用。適用於消渴病。

6、菟絲子配黃芪:菟絲子長於溫腎補脾而止瀉;黃芪善於補氣昇陽而止瀉。兩藥配伍,可增強於溫腎補脾,昇陽止瀉的作用。適用於脾腎兩虛之便溏洩瀉等。

7、菟絲子配桑寄生:菟絲子長於補肝腎,固衝任而安胎;桑寄生善於養血安胎。兩藥配伍,可增強補肝腎,養血安胎的作用。適用於胎動不安,妊娠漏血等。

鑑別用藥

1、生菟絲子、鹽菟絲子、酒菟絲餅、炒菟絲子:菟絲子古代雖有多種炮製方法,但從晉代開始有酒漬的記載以來,以酒作輔料一直是歷代炮製的主流,在古方中也用得最多,並且延續至今。目前菟絲子的炮製品主要有生菟絲子、鹽菟絲子、酒菟絲子和炒菟絲子四種。生菟絲子長於養肝明目,多用於目暗不明。鹽菟絲子不溫不寒,平補肝腎,並能增強補腎固澀作用,常用於陽痿早洩,遺精滑洩,胎元不固等。酒菟絲餅不但增強溫補脾腎之功,而且能提高煎出效果,多用於陽痿遺精,脾虛便溏或洩瀉。炒菟絲子功用與生品相似,但炒後可提高煎出效果。

2、補骨脂與菟絲子:兩者均入腎經,皆能補腎固精縮尿,溫脾止瀉,用治腎虛腰痛、陽痿、遺精,以及脾虛或脾腎陽虛之洩瀉。然補骨脂苦辛大溫,又歸脾經,性質溫燥,助陽作用較強,為溫補脾腎之要藥,善治脾腎陽虛之五更洩及腎虛遺滑。菟絲子辛甘平,並走肝經,性質平和,補陽作用和緩,兼有養肝明目、安胎之功,又治肝陰不足之目暗不明及肝腎不足之胎動不安。

3、山藥與菟絲子:兩者均入脾、腎而具健脾止瀉、補腎固精之功,皆可用於脾虛洩瀉,腎虛遺精。然山藥甘平,又歸肺經,為平補陰陽之品,既能補肺氣,又能養肺陰,適用於肺虛喘咳,虛勞咳嗽。菟絲子又可補陽益陰,固精縮尿,用於腎氣不足,腰膝痠痛,陽痿遺精,尿頻遺尿,白帶過多等;明目止瀉,用於肝腎不足,目暗不明,脾腎兩虛,便溏洩瀉等。

4、桑寄生與菟絲子:兩藥均歸肝、腎經,具有補益肝腎,固衝任,安胎的功效,用於肝腎不足,衝任不固所致胎漏、胎動不安。但桑寄生又可養血,以養血安胎為主,菟絲子以補腎安胎為主。桑寄生又能祛風除溼,強筋壯骨,用於風溼痺痛,腰膝痠痛,筋骨無力等證。菟絲子又可補陽益陰,固精縮尿,用於腎氣不足,腰膝痠痛,陽痿遺精,尿頻遺尿,白帶過多等;明目止瀉,用於肝腎不足,目暗不明,脾腎兩虛,便溏洩瀉等。

相關藥品

益齡精、蠻龍液、壯腰健腎口服液、障眼明片、滋腎育胎丸。

相關方劑

右歸丸(《景嶽全書》)、左歸丸(《景嶽全書》)、五子衍宗丸(《攝生眾妙方》)、七寶美髯丹(《本草綱目》引《積善堂方》)、石斛夜光丸(《瑞竹堂經驗方》)。

藥膳食療

菟絲子燉狗肉:

1、功效:有溫腎壯陽作用。適用於腎陽不足、腰膝酸冷、畏寒尿多等症。

2、原材料:菟絲子30g,附片5g,狗肉500g,料酒、蔥、姜、味精、食鹽各適量。

3、做法:先將狗肉、姜、料酒同炒後,放入砂鍋內,加入用紗布包裹的菟絲子、附片及蔥、鹽、水適量,用文火燉至狗肉熟,然後放入味精。

4、用法:吃肉喝湯,分2天食完。

加工炮製

採收加工

9-10月採收成熟果實,曬乾,打出種子,簸去果殼、雜質。

炮製方法

1、菟絲子:取原藥材,除去雜質,洗淨,曬乾。生品養肝明目力勝。

2、炒菟絲子取淨菟絲子置鍋內,用文火加熱炒至微黃,有爆裂聲時,取出放涼。

3、菟絲子餅:取菟絲子,置鍋內,加適量水,邊煮邊鏟,煮至吐絲為度,取出,放置過夜,壓平,切成塊,乾燥。

4、鹽菟絲子:取淨菟絲子用鹽水拌勻,稍悶,置鍋內,用文火加熱炒幹,取出放涼。鹽制增強其補腎作用。

5、酒菟絲子:取淨菟絲子,用黃酒拌勻,置適宜容器內煮至酒被吸盡,取出,乾燥。酒制增強其溫腎壯陽作用。

6、酒菟絲子餅:取淨菟絲子置鍋內,加適量水煮至開裂,不斷翻動,待水被吸盡呈稠粥狀時,加入黃酒拌勻,取出,壓成大片,切成長方塊(長約2cm,寬約1.5cm,厚約1cm),乾燥。酒制增強其溫腎壯陽作用。

儲存方法

儲存方法

貯乾燥容器內。炒菟絲子、菟絲子餅、鹽菟絲子、酒菟絲子、酒菟絲子餅,密閉,置陰涼乾燥處,防黴,防蛀。

藥材鑑別

藥材性狀

種子類圓形或卵圓形,腹枝線明顯,兩側常凹陷,直徑1-1.5mm。表面灰棕色或黃棕色,微粗糙,種喙不明顯;於擴大鏡下可見表面有細密深色小點,並有分佈不均勻的白色絲狀條紋;種臍近圓形,位於種子頂端。種皮堅硬,不易破碎,用沸水浸泡,表面有粘性,煮沸至種皮破裂,露出黃白色細長卷旋狀的胚,稱“吐絲”。除去種皮可見中央為捲旋3周的胚,胚乳膜質套狀,位子胚周圍。氣微,味微苦、澀。

飲片性狀

1、菟絲子:參見藥材性狀。

2、炒菟絲子:形如菟絲子,黃棕色,有裂口,氣香,味淡。

3、菟絲子餅:為黃棕色塊,氣微,味淡。

4、鹽菟絲子:形如菟絲子,色澤加深,有裂口,味微鹹。

5、酒菟絲子:形如菟絲子,具酒氣。

6、酒菟絲子餅:呈小長方塊,表面灰褐色或棕黃色,略具酒氣。

植物學資訊

植物種屬

旋花科菟絲子屬植物菟絲子。

形態特徵

一年生寄生草本。莖纏繞,黃色,纖細,直徑約1mm,多分枝,隨處可生出寄生根,伸入寄主體內。葉稀少,鱗片狀,三角狀卵形。花兩性,多數和簇生成小傘形或小團傘花序;苞片小,鱗片狀;花梗稍粗壯,長約1mm;花萼西洋太,長約2mm,中部以下連合,裂片5,三角狀,先端鈍;花冠白色,壺形,長約3mm,5淺裂,裂片三角狀卵形,先端銳尖或鈍,向外反折,花冠簡基部具鱗片5,長圓形,先端及邊緣流蘇狀;雄蕊5,著生於花冠裂片彎缺微下處,花絲短,花葯露於花冠裂片之外;雌蕊2,心皮合生,子房近球形,2室,花柱2,柱頭頭狀。蒴果近球形,稍扁,直徑約3mm,幾乎被宿存的花冠所包圍,成熟時整齊地周裂。種子2-4顆,黃或黃褐色卵形,長約1.4-1.6mm,表面粗糙。花期7-9月,果期8-10月。

分佈區域

全國大部分地區有分佈,以北方地區為主。

道地產區

全國大部分地區均有分佈。

生長環境

生於海拔200-3000m的田邊、山坡陽處、路邊灌叢或海邊沙丘,通常寄生於豆科、菊科、蒺藜科等多種植物上。

生長見習

喜高溫溼潤氣候,對土壤的要求不嚴。多寄生在河谷、河巖兩旁的草本或灌木叢木本植物上,寄主尤以大豆、黑為好。

繁殖方式

用種子繁殖。

栽培技術

種子採集後需進行冬化處理和藥劑拌種。6月中、下區整地施肥,澆一遍水。先播種大豆,採取適可而止播行距30cm,出苗後精心管理,保證全苗。待豆棵長到20-25cm,即等3對真葉剛長出時,則可播菟絲子,方法是順豆棵地壟散播儘量靠近豆棵,以利於纏繞上豆棵。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