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石榴樹皮 - 中藥材

番石榴树皮,中药名。为桃金娘科植物番石榴PsidiumguajavaLinn.的树皮。在福建、台湾、广东、广西、四川和云南等地均有分布或栽培。具有收敛,止泻,敛疮之功效。常用于泻痢腹痛,湿毒,疥疮,创伤,中耳炎。

功效作用

功能

收斂,止瀉,斂瘡。

主治

瀉痢腹痛,溼毒,疥瘡,創傷,中耳炎。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6-15g。外用:適量,煎湯洗,或煅炭研粉撒敷。

相關論述

1、《嶺南採藥錄》:“取其樹皮煅灰,以臭草自然汁調塗,治溼毒,疥瘡。”

2、《增訂嶺南採藥錄》:“主收斂。治痢疾及洗潰瘍、創傷。”

3、《廣西本草選編》:“治中耳炎。”

4、《臺灣藥用植物志》:“通經。”

臨床應用

相關配伍

治中耳炎:番石榴樹皮煅炭研粉,吹耳內。(《廣西本草選編》)

加工炮製

採收加工

全年均可採,洗淨,切段,曬乾。

植物學資訊

植物種屬

桃金娘科植物番石榴。

形態特徵

喬木,高達13米;樹皮平滑,灰色,片狀剝落;嫩枝有稜,被毛。葉片革質,長圓形至橢圓形,長6-12釐米,寬3.5-6釐米,先端急尖或鈍,基部近於圓形,上面稍粗糙,下面有毛,側脈12-15對,常下陷,網脈明顯;葉柄長5毫米。花單生或2-3朵排成聚傘花序;萼管鐘形,長5毫米,有毛,萼帽近圓形,長7-8毫米,不規則裂開;花瓣長1-1.4釐米,白色;雄蕊長6-9毫米;子房下位,與萼合生,花柱與雄蕊同長。漿果球形、卵圓形或梨形,長3-8釐米,頂端有宿存萼片,果肉白色及黃色,胎座肥大,肉質,淡紅色;種子多數。

分佈區域

在福建、臺灣、廣東、廣西、四川和雲南等地均有分佈或栽培。

生長環境

生於原野、村邊、溪旁、林緣等地。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