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蛋花 - 中藥材
鸡蛋花,中药名。为夹竹桃科植物鸡蛋花PlumeriarubraL.cv.Acutifolia的花朵或茎皮。具有清热,利湿,解暑的功效。主治感冒发热,肺热咳嗽,湿热黄疸,泄泻痢疾,尿路结石,预防中暑。
功效作用
功能
清熱,利溼,解暑。
主治
感冒發熱,肺熱咳嗽,溼熱黃疸,洩瀉痢疾,尿路結石,預防中暑。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花5-10g;莖皮10-15g。外用:適量,搗敷。
化學成分
1、樹皮中含α-香樹脂醇,β-香樹脂醇,β-谷甾醇,雞蛋花甙,東莨菪素等。
2、根中含環烯醚萜類化合物:13-O-咖啡醯雞蛋花甙,13-去氧雞蛋花甙,β-二氫雞蛋花新酸葡萄糖酯甙,1α-雞蛋花甙,原雞蛋花素A,8-異雞蛋花甙。
藥理作用
從埃及產紅雞蛋花(Plumeriarubra)及粉紅雞蛋花(P.rubravar.alba)根中分得抗菌成分雞蛋花素(plumericin)等,具有很強的抗真菌作用,對革蘭陽性和陰性細菌以及結核桿菌都有明顯抑制效果。雞蛋花甙對革蘭陰性和陽性細菌也有顯著抑制作用。此外,雞蛋花甙還有明顯通便作用,對小鼠通便的ED50為0.12g/kg,患者於睡前服0.2-0.3g,次晨可瀉下1-2次,劑量大於0.3g還有利尿作用。紅雞蛋花莖皮、葉及帶皮莖的水提取液對兔、豚鼠、貓和小鼠均有局麻作用和解痙作用。
相關論述
1、《嶺南採藥錄》:“治溼熱下痢,裡急後重。又能潤肺解毒。”
2、《廣西本草選編》:“清熱利溼,化痰止咳。治痢疾,腸炎,急性支氣管炎。”
3、《福建藥物志》:“清熱利溼,祛暑止咳。主治腹瀉,肝炎,咳嗽,小兒疳積,預防中暑。”
臨床應用
相關配伍
1、治感冒發熱:雞蛋花葉15-30g。水煎服。(《廣西本草選編》)
2、治百日咳,氣管炎:雞蛋花或莖皮3-9g,配燈臺樹葉。水煎服。
3、治傳染性肝炎:雞蛋花或莖皮3-9g。水煎服。(2-3方出自《雲南思茅中草藥選》)
4、治細菌性痢疾:雞蛋花、土棉花、金銀花各9g。水煎服。(《全國中草藥彙編》)
5、治泌尿道結石:雞蛋花莖皮25g(或配長管假茉莉)。水煎服。
6、治乳腺炎:雞蛋花鮮莖皮搗爛敷。(5-6方出自《西雙版納傣藥志》)
加工炮製
採收加工
夏、秋季採莖皮,花開時採花,曬乾或鮮用。
藥材鑑別
藥材性狀
花多皺縮成條狀,或扁平三角狀,淡棕黃或黃褐色。溼潤展平後,花萼較小。花冠裂片5,倒卵形,長約3cm,寬約1.5cm,呈旋轉排列;下部合生成細管,長約1.5cm。雄蕊5,花絲極短。有時可見卵狀子房。氣香,味微苦。
以花完整、色黃褐、氣芳香者為佳。
植物學資訊
植物種屬
夾竹桃科雞蛋花屬雞蛋花。
形態特徵
落葉小喬木,高達5m。枝條粗壯肥厚肉質,全株具豐富乳汁。葉互生;葉柄長4-7.5cm,上面基部具腺體;葉片厚紙質,常聚集於枝上部,長圓狀倒披針形或長橢圓形,長20-40cm,寬7-11cm,先端短漸尖,基部狹楔形,兩面無毛;側脈每邊30-40條,未達葉緣網結成邊脈。頂生聚傘花序,長16-25cm,寬約15cm;總花梗三歧,長11-18cm,肉質,綠色;花梗淡紅色;花萼5裂,裂片小,卵圓形,不張開而壓緊花冠筒;花冠外面白色,內面黃色,裂片狹倒卵形,向左覆蓋,比花冠筒長1倍,花冠筒圓筒形,內面密被柔毛,喉部無鱗片;雄蕊5,生於花冠筒基部,花絲極短,花葯長圓形;心皮2,離生,花柱短,柱頭長圓形,中間縊縮,先端2裂。蓇葖雙生,廣歧,圓筒形,向端部漸尖,長約11cm。種子斜長圓形,扁平,先端具長圓形膜質翅,翅長約2cm。花期5-10月,果期一般為7-12月。栽培者極少結果。
分佈區域
我國福建、臺灣、廣東、海南、廣西、雲南等地有栽培。原產墨西哥。
道地產區
產於福建、廣東、廣西、雲南等地。自產自銷。
免責聲明:
-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