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麻痺症的病因是什麼

日常生活中會有很多的孩子出現小兒麻痺症的症狀,從而對於他們的健康方面帶來了相當嚴重的危害,因此會困擾患者的正常生活,大家要清楚的瞭解小兒麻痺症的發病原因才行,往下看帶大家認識一下小兒麻痺症的具體病因是什麼呢。

小兒麻痺症患兒在病的早期,肌肉發生萎縮和肢體癱瘓,但癱瘓的肢體並無畸形,而是隨著病程的延長,才慢慢出現各種畸形。主要的原因是:部分支配肢體的肌肉癱瘓,造成不同肌肉之間的力量不平衡。比如支配足外翻的肌肉癱瘓,而支配足內翻的肌肉未癱瘓,造成足兩邊的力量不平衡,內側有力,外側無力,就會發生足內翻。患肢關節周圍的軟組織攣縮,造成畸形。比如膝關節後面的軟組織攣縮,就會造成膝關節屈曲伸不直的畸形。不正常的行走等負重活動,加重畸形。比如上述的肌肉不平衡或軟組織攣縮的畸形,早期是可以糾正的,但是患者不瞭解這一點,而是在不正常姿勢下繼續行走或做其它活動,就會使畸形加重,相反,如應用夾板把肢體固定在健康人的姿勢,就可防止畸形的發生。肢體的廢用不活動是造成畸形的又一重要原因。發病後患兒肢體癱瘓,不活動,而肢體的生長髮育與人體的正常生理活動密切相關,肢體癱瘓不活動的結果就造成了患肢的骨骼、肌肉及其它軟組織的發育遲緩,甚至退化,而出現患肢短小、細瘦、關節鬆弛,甚至發生脫位。長期不良姿勢的維持是產生肢體畸形的又一重要因素。比如患兒癱瘓後長期盤腿坐位,就會造成髖、膝關節屈曲伸不直的畸形。長期胸、腰挺不直的彎曲坐姿就會造成脊椎彎曲畸形等。

肌力的失衡:正常的肢體,一部位的伸肌和屈肌、內收肌與外展肌、內翻肌與外翻肌等,均處於對抗而平衡的狀態。當某一部位、某一組肌肉發生癱瘓,而對抗組肌力正常,則生理性平衡受到破壞。初期隨著肌肉的單向運動收縮,久之則發生肌肉、筋膜和關節囊等軟組織萎縮,進一步發展為骨與關節的畸形。

肌肉、筋膜的變性,由於肌肉長期癱瘓,肌肉發生變性,筋膜增厚、攣縮,導致肢體畸形。不正常的負重,肌力失衡與筋膜攣縮,是引起肢體畸形的重要因素,而不正常的負重,則促使畸形惡化。肢體的廢用,肢體的生長髮育與正常的生理活動有密切關係。肢體癱瘓廢用,使其營養較差,肌肉進一步萎縮。骨質疏鬆脫鈣,皮質萎縮變薄。由於肢體供血差,引起肢端發涼,嚴重者在冬季出現凍瘡。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