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貧血?貧血是如何發生的?

貧血是指人體血液中紅細胞減少,低於正常範圍下限的一種常見的症狀。平時我們常以血紅蛋白濃度來反映一個人有沒有貧血。如果一個人生活在海平面地區,譬如說象我們上海,在血常規報告中,成年男性Hb<120g/L,成年女性Hb<110g/L,孕婦Hb<100g/L就有貧血。

血紅蛋白平時我們又稱它為血色素,我們過去常用的計量單位為分升,所以按照我們過去的習慣男性血色素小於12克,女性小於11克,孕婦小於10克診斷為貧血。但是應該注意,久居高原地區居民的血紅蛋白正常值較海平面居民為高;在懷孕的時候、肝硬化低蛋白血癥、充血性心力衰竭、脾腫大等疾病時,血漿容量增加,因為血液被稀釋,容易被誤診為貧血;在脫水或失血等迴圈血容量減少時,由於血液濃縮,貧血容易漏診。

每一種貧血都有它的原因,根據這個特點我們也可以將貧血分為紅細胞生成減少,紅細胞破壞過多和失血性貧血三大類。

  1. 紅細胞生成減少性貧血:主要是由於造血細胞、骨髓造血環境和造血原料的異常而影響紅細胞生成。

    • 造血細胞異常所致貧血主要包括再生障礙性貧血。
    • 我們知道成年人主要在骨髓中造血。骨髓壞死、骨髓纖維化和肺癌,胃癌等腫瘤性疾病的骨髓轉移以及各種感染或非感染性骨髓炎,損傷骨髓導致造血環境發生異常而影響血細胞生成。腎功能不全、肝病和垂體或甲狀腺功能低下等時機體產生的促紅細胞生成素不足或者由於腫瘤性疾病,某些病毒感染導致慢性病性貧血。
    • 造血細胞增殖、分化、代謝所必需的物質,如蛋白質、脂類、維生素(葉酸、維生素B12等)、微量元素(鐵、銅、鋅等)等任一種造血原料不足或利用障礙導致的紅細胞生成減少。其中葉酸/維生素B12缺乏所致貧血和缺鐵性貧血是臨床上最常見的貧血。
  2. 紅細胞破壞過多性貧血:主要是指各種原因引起的溶血性貧血。
  3. 失血性貧血:在青壯年男性患者中常見的病因為胃十二指腸潰瘍出血和痔瘡出血引起的貧血,育齡女性中常見的為月經量過多引起的貧血,在老年人中特別要當心由於胃腸道腫瘤導致的慢性失血引起的貧血。

貧血可分輕度、中度、重度和極重度貧血;我們一般將血紅蛋白大於90g/L稱為輕度貧血,60~90g/L稱為中度貧血,30~60g/L稱為重度貧血,小於30g/L為極重度貧血。

貧血的治療包括針對症狀的治療和針對病因的治療兩部分。

重度貧血患者、老年或合併心肺功能不全的貧血患者應輸紅細胞,糾正貧血,改善體內缺氧狀態;急性大量失血患者應迅速恢復血容量並輸紅細胞糾正貧血。對貧血合併的出血,感染,臟器功能不全應施予不同的支援治療;多次輸血併發鐵在心臟,肝臟等臟器層積的患者應予去鐵治療。以上都是對症治療的範疇。

針對貧血發病原因的治療是貧血治療的關鍵。如缺鐵性貧血在積極補鐵的同時還應該治療導致缺鐵的原發病。補鐵一般以口服補鐵為主,飯後服用鐵劑可減少胃部不適的反應。巨幼細胞貧血補充葉酸或維生素B12;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貧血採用糖皮質激素或脾切除術;急性重型再生障礙性貧血採用造血幹細胞移植等。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