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實案例:壞情緒可能“變身”軀體症狀

“醫生,我的心臟被一隻小手揪著”、“我的身體裡有一團氣在翻湧”、“我的胸口好像堵住了”……門診常會聽到患者這樣描述自己的軀體感受,聽起來既不現實,又不合理,但這些都是他們的真實感受,讓其痛苦煩躁、坐立不安、寢食難安。他們往往輾轉就醫,卻查不出問題所在,最終卻能在精神科找到答案。這是怎麼回事呢?我們先來看一個案例。

李女士走進筆者的診室,一臉痛苦的表情,此後所有的敘述都是心臟被揪著、胸口被堵住等。她反覆到各大醫院的心內科、呼吸科就診,做了各種各樣的檢查,如胸部CT、心臟超聲、心電圖、各種血液檢查,各科醫生的意見如出一轍,都是認為她沒有什麼軀體問題,並建議來看心理科。

雖然李女士很不情願,仍堅持認為自己的身體有問題,但為了治好自己的“病”,她還是來到心理門診。筆者繼續詢問李女士,是否有不開心的事情或者擔心害怕。說到這裡,李女士嘆了一口氣:最近要帶孫子,接送、照顧、輔導功課都要她來做,自己沒有一點獨立時間,感覺壓力很大。兒子、兒媳工作又很忙,她擔心,萬一有天自己倒下了,後輩們該怎麼辦。她整日擔心、煩躁、坐立不安,久而久之,胃口越來越差,睡眠越來越少,還出現上面提到的軀體問題。

在醫學上,李女士描述的表現屬於“軀體化症狀”,以多種多樣、經常變化的軀體不適為主要表現,各種醫學檢查都不能解釋,多伴有社會、人際、家庭行為等方面的障礙。李女士還伴有焦慮症狀,如煩躁、擔心、坐立不安。歸根結底,病根兒在於帶孫子導致的精神壓力。這份壓力無從訴說,又無法有效釋放和分解,於是就開始轉移,從精神走向軀體。從心理學角度來說,在中國女性的潛意識裡,軀體不適是可以說出口的,心理壓力卻更願意自己扛著,最終導致軀體化症狀。

筆者綜合判斷,李女士得的是焦慮障礙,建議採用藥物治療+心理治療的方案。藥物選擇5-羥色胺再攝取抑制劑(SSRI)類的抗抑鬱藥物,快速緩解負面情緒和症狀。心理治療則幫她解除壓抑的情緒,使潛意識的衝突進入意識層面,使症狀消失。

幾個月後,李女士又恢復了以前的良好狀態,能和子女有效溝通。全家人也都正視自己的責任和義務,帶孫子的任務也不再由她單獨承擔,心理狀態越來越好了。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