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直腸癌:症狀、病因及如何治療

結腸和直腸組成了人體的大腸。其中,結腸根據在身體中所處的位置可分為升結腸、橫結腸、降結腸和乙狀結腸 4 部分。

食物經過小腸吸收後到達結腸,結腸會從剩餘的食物中吸收水分和鹽分。之後儲存在直腸中,直至通過肛門作為糞便排出。

發生於結腸和直腸的癌症統稱為結直腸癌,俗稱為大腸癌。

結直腸癌是我國最常見的腫瘤之一,根據國家癌症中心的資料,2018 年預估的新發病例為 37.63 萬例,死亡 19.10 萬例。

大多數結直腸癌是由結直腸息肉發展而來的。腸息肉指的是腸黏膜表面向腸腔凸起的異常組織。腸息肉有不同型別,其中腺瘤性息肉癌變的可能性較大,超過 1 釐米的息肉或是多發息肉,癌變的可能性也更大。

結直腸癌細胞不止會侵犯腸壁,還可能通過血管和淋巴管,轉移到身體的其他部位。

有的結直腸癌沒有任何症狀,隨著疾病進展,有的患者可能出現排便習慣改變、黑便、虛弱等症狀。

醫生主要根據活檢病理明確結直腸癌診斷。為了明確腫瘤的分期和分型,醫生還可能讓患者進行 CT 等影像學檢查和基因檢測。

結直腸癌的治療選擇取決於癌症的分期和型別。可用的治療手段包括區域性治療(手術、放療、消融介入)和系統治療(化療、靶向治療、免疫治療)。

目前還沒有確定的方法能夠有效預防結直腸癌,但篩查能夠發現息肉並及時摘出,起到一定的預防作用。健康飲食、適量運動、戒菸戒酒也很重要。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