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肢癱瘓:症狀、病因及如何治療

四肢癱瘓(tetraplegia)是指雙側上肢、下肢的神經功能發生障礙,四肢肌肉運動無力或完全不能活動,可伴深淺感覺減退或缺失的現象。大腦、腦幹和頸髓的雙側錐體束、脊髓的神經根病變、周圍神經病變、神經肌肉傳導障礙及肌肉疾病等,都可引起四肢癱瘓。起病可緩可急。

  • 頸段脊髓損傷引起的四肢癱瘓是最常見的癱瘓原因,可造成神經功能障礙,引起雙上肢、雙下肢和軀幹的部分或完全的運動/感覺功能障礙。
  • 雙側上肢、下肢的的神經功能發生障礙,四肢肌肉運動無力或完全不能活動,可伴深淺感覺減退或缺失,四肢癱瘓者患病區域對觸控和溫度的感覺完全喪失。區域性血液迴圈障礙導致面板蛻皮和肌肉緊張度下降,並大小便失控。
  • 患者有高血壓、動脈硬化、重症肌無力等病史,或有周期性癱瘓發作病史,突發四肢癱瘓,或頸椎外傷致四肢癱瘓,四肢肌肉運動無力或完全不能活動,可伴有感覺障礙,應立即就醫。
  • 明確診斷,找到病因,針對性治療原發病;原發病病情穩定後及時開始康復治療。
  • 四肢癱瘓患者在日常應注意每 1~2 小時翻身一次,以免形成壓瘡。有尿瀦留或失禁者給與留置導尿,每 3~4 小時開放一次,每日沖洗膀胱 1~2 次。根據病情儘早進行康復鍛鍊。

何時就醫?

無論任何時候發現四肢癱瘓,都要及時就醫以查明原因。

就診科室

  • 神經科:患有高血壓、動脈硬化、重症肌無力、或週期性癱瘓病史突發四肢癱瘓者須到神經科門診就診。
  • 骨科: 頸椎外傷引起四肢癱瘓提示頸髓損傷可能,須到骨科門診就診。
  • 脊柱外科:患者反覆頸項部疼痛,伴頭暈,上下肢麻木、無力,頸部活動受限等,提示頸椎病的可能,須及時於脊柱外科、神經科等門診就醫諮詢。 
  • 康復醫學科:導致四肢癱瘓的原發病穩定後,遺留運動和(或)感覺等功能障礙者須到康復醫學科門診就診。

就醫前準備

事先準備好回答下列問題,有助醫生快速而準確的診斷和治療疾病。

  • 是急性發病還是慢性發病?
  • 病情是漸進發展還是迅速發展?
  • 有無誘發因素?
  • 癱瘓時伴發什麼症狀?
  • 癱瘓有無波動?
  • 有無早輕晚重現象?
  • 有沒有外傷及受傷部位?
  • 有無感染、重金屬或藥物中毒?
  • 是否有心腦血管病、腫瘤病、特殊家族遺傳病史?

常用檢查

  • 一般情況檢查:神經反射檢査,包括淺反射及深反射檢查。上部反射消失見於胸髓 7~8 節病損,中部反射消失見於胸髓 9~10 節病損,下部反射消失見於胸髓 11~12 節病損。
  • 實驗室檢查:
    • 血常規:合併感染時,血白細胞計數及分類可增高。
    • 腦脊液檢查:包括腦脊液外觀、壓力白細胞計數、紅細胞計數及蛋白、糖含量等生化指標等。
    • 血清肌酸磷酸激酶:如果增高,有助於肌營養不良的診斷。
    • 血清鉀離子:如果降低提示有周期性麻痺的可能。
  • 影像學檢查:
    • X 線片:可判斷骨折、顱縫分離、顱內積氣、顱內異物等
    • 顱腦 CT:可顯示血腫、挫傷、水腫的存在及範圍以及骨折、積氣等。
    • 磁共振成像:是診斷顱腦和脊髓疾病的最佳神經影像學檢査方法。
  • 神經-肌電圖檢查:可以確定周圍神經、神經元、神經肌肉接頭及肌肉本身的功能狀態以及肌肉、神經病病損。

治療原則

明確診斷,找到病因,針對性治療原發病。

部分常見的原發病治療如下:

  • 急性感染多發性神經根神經炎:進行激素治療和肺部感染抗生素治療,免疫球蛋白治療、血漿交換療法和免疫抑制劑應用。預防臥床併發症
  • 週期性癱瘓:
    • 急性發作時,症狀較輕者可口服鉀鹽,症狀較重者,靜滴氧化鉀,嚴重心律失常者應在心電監護下積極治療,呼吸肌麻痺者應該輔助呼吸,不完全性癱瘓者鼓勵其適當活動,或電刺激肌肉阻止病情進展並促進恢復。
    • 發作間期應避免高糖食物,限制鈉的攝入,以及過度疲勞、受寒、酗酒等激發因素。發作頻繁者,可於發作間歇期給予氯化鉀口服,有助於減少發作。服用乙醯唑胺或螺內酯亦可預防發病。
  • 重症肌無力:
    • 藥物治療:包括膽鹼酯酶抑制劑、腎上腺皮質激素及其他免疫抑制劑。
    • 非藥物治療:包括血漿交換療法、丙種球蛋白靜脈滴注療法、縱膈放療、胸腺摘除及其他輔助治療。
  • 頸髓損傷:
    • 藥物治療:大劑量甲基強的鬆龍衝擊治療不作為一種常規的治療方案,可作為一種治療選擇。
    • 手術治療:手術治療的目的在於解除神經壓迫、復位 骨折脫位、恢復力線、穩定脊柱。手術需待全身情況穩定、排除手術禁忌、具備手術條件後實施。

對症治療,針對症狀採取康復治療。

康復治療的目的是改善或保持患者現存功能及健康狀態,防治併發症,使患者重返社會;其原則是儘早開始,全面康復,康復措施個體化。

  • 四肢癱瘓早期康復治療包括臥床期和初期輪椅活動期的康復訓練。
  • 中後期康復是在鞏固和加強早期康復訓練效果的基礎上,對可能恢復步行的患者進行站立和步行訓練,對不能恢復步行的患者,加強殘存肌力和全身耐力的訓練及熟練輪椅生活技巧。

常見原因

  • 高血壓、動脈硬化等血管性原因;
  • 腦腫瘤、腦佔位性病變、腦血管病、腦性癱瘓;
  • 頸髓病變、頸髓外傷性損傷;
  • 急性感染性多發性神經根神經炎;
  • 周圍性麻痺、多發性肌炎、進行性肌營養不良、重症肌無力。

發生機制

四肢癱瘓的發生機制有:

  • 雙側大腦和腦幹病變:在雙側大腦尤其是基底節或內囊附近多發的小點梗塞軟化灶。
  • 頸髓病變。
  • 周圍神經病變引起骨骼肌鬆弛。
  • 肌肉神經接頭處病變引起全身或區域性骨骼肌極易疲勞,短期收縮後肌力減退。

臨床表現

雙側上肢、下肢的的神經功能發生障礙,四肢肌肉運動無力或完全不能活動,可伴深淺感覺減退或缺失,四肢癱瘓者患病區域對觸控和溫度的感覺完全喪失。區域性血液迴圈障礙導致面板蛻皮和肌肉緊張度下降,並大小便失控。

伴隨症狀

不同原因的四肢癱瘓會伴有相應的其他臨床症狀:

  • 四肢癱瘓伴顱神經損害,以一側或雙側面神經損害多見,常見於急性感染性多發性神經根炎。
  • 四肢癱瘓伴血鉀含量變化,常見於周圍性癱瘓。
  • 四肢癱瘓伴眼瞼下垂,常見於重症肌無力。

日常護理

  • 保持正確的體位,平臥時在肩部和髖部放置枕頭或棉墊,側臥位時使上肢呈肩關節外展、肘關節和腕關節伸直的姿勢,下肢稍屈髖屈膝和踝關節背屈。
  • 每 1~2 小時翻身 1 次,定時對骨隆起部位面板進行按摩。
  • 有吞嚥困難的患者給予鼻飼勻漿飲食,保證充足熱量和水分的攝入。
  • 有尿瀦留或失禁者給予留置導尿,每 3~4 小時開放 1 次,每日沖洗膀胱 1~2 次,每週更換 1 次性尿袋 2 次。
  • 合併意識障礙的患者,注意頭偏向一側,做到定時叩背和吸痰,防止口腔內分泌物或嘔吐物誤吸。
  • 每日上下午對患者肢體進行被動活動各 1 次,每個關節活動 3~5 次,每次活動時間 10~20 分鐘。
  • 意識清楚的患者每天可進行坐位訓練數次,並根據患者的病情進行四肢癱瘓的早期康復訓練。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