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胡蘿蔔根 - 中藥材

野胡萝卜根,中药名。为伞形科植物野胡萝卜DaucuscarotaL.的根。分布于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湖北、四川、贵州等地。具有健脾化滞,凉肝止血,清热解毒之功效。用于脾虚食少,腹泻,惊风,逆血,血淋,咽喉肿痛。

功效作用

功能

健脾化滯,涼肝止血,清熱解毒。

主治

用於脾虛食少,腹瀉,驚風,逆血,血淋,咽喉腫痛。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5-30g。外用:適量,搗汁塗。

藥理作用

本品所含胡蘿蔔素即維生素元等,有營養價值,食入過多含胡蘿蔔素的植物,可發生所謂胡蘿蔔素血癥,即面板髮黃,但對人體無害。

相關論述

《本草便方》:“解毒熱,殺蟲。治喉蛾,痰痺,急慢驚風,逆血,血淋,子癰,蛇傷。”

臨床應用

相關配伍

1、治腹瀉:野胡蘿蔔根30g。煨水服。(《貴州草藥》)

2、治婦女疳病:鶴蝨風根125g。燉雞服。(《重慶常用草藥手冊》)

加工炮製

採收加工

春季未開花前採挖,去其莖葉,洗淨,曬乾或鮮用。

炮製方法

除去雜質,洗淨稍浸泡,撈出,潤透,切薄片,曬乾。

藥材鑑別

藥材性狀

本品呈圓柱形或圓錐形,長7-11cm,直徑0.6-0.9cm,表面淡黃棕色或淡灰棕色,粗糙,常有栓皮剝落,具橫長的皮孔樣突起及支根痕。根頭部常殘留葉鞘和莖基。質硬脆,斷面黃白色,具放射狀紋理,皮部散有棕色油點。氣微香,味微甘辛。

植物學資訊

植物種屬

傘形科植物野胡蘿蔔。

形態特徵

二年生草本,高15-120釐米。莖單生,全體有白色粗硬毛。基生葉薄膜質,長圓形,二至三回羽狀全裂,末回裂片線形或披針形,長2-15毫米,寬0.5-4毫米,頂端尖銳,有小尖頭,光滑或有糙硬毛;葉柄長3-12釐米;莖生葉近無柄,有葉鞘,末回裂片小或細長。復傘形花序,花序梗長10-55釐米,有糙硬毛;總苞有多數苞片,呈葉狀,羽狀分裂,少有不裂的,裂片線形,長3-30毫米;傘輻多數,長2-7.5釐米,結果時外緣的傘輻向內彎曲;小總苞片5-7,線形,不分裂或2-3裂,邊緣膜質,具纖毛;花通常白色,有時帶淡紅色;花柄不等長,長3-10毫米。果實圓卵形,長3-4毫米,寬2毫米,稜上有白色刺毛。花期5-7月。

分佈區域

分佈於江蘇、安徽、浙江、江西、湖北、四川、貴州等地。

生長環境

生於山坡路旁、曠野或田間。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