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冬 - 中藥材

天冬,中药名。为百合科植物天冬Asparaguscochinchinensis(Lour.)Merr.的干燥块根。具有养阴润燥,清肺生津的功效。主治肺阴虚证,肾阴虚证,热病伤津之食欲不振、口渴及肠燥便秘。

功效作用

功能

養陰潤燥,清肺生津。

主治

1、肺陰虛證:本品甘潤苦寒之性較強,其養肺陰、清肺熱的作用強於麥冬、玉竹等同類藥物。

2、腎陰虛證:本品能滋腎陰,兼能降虛火,適宜於腎陰虧虛之眩暈、耳鳴、腰膝痠痛及陰虛火旺之骨蒸潮熱,內熱消渴等證。

3、熱病傷津之食慾不振、口渴及腸燥便秘:本品還有一定益胃生津作用,兼能清胃熱,可用於熱傷胃津之證。

用法用量

煎服,6-12g。

化學成分

本品含天門冬素(天冬醯胺)、黏液質、β-谷甾醇及5-甲氧基甲基糖醛、甾體皂苷、多種氨基酸、新酮糖、寡糖及多糖等成分。

藥理作用

天冬醯胺有一定平喘鎮咳祛痰作用;可使外周血管擴張、血壓下降、心收縮力增強、心率減慢和尿量增加;煎劑體外試驗對甲型及乙型溶血性鏈球菌、白喉桿菌、肺炎雙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等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天冬具有升高外周白細胞,增強網狀內皮系統吞噬能力及體液免疫功能的作用;煎劑或醇提取液可促進抗體生成,延長抗體生存時間;對實驗動物有非常顯著的抗細胞突變作用,可升高腫瘤細胞cAMP水平,抑制腫瘤細胞增殖。

相關論述

1、《藥性論》:“主肺氣咳逆,喘息促急,除熱,通腎氣,療肺痿生癰吐膿……止消渴,去熱中風,宜久服。”2、《本草匯言》:“潤燥滋陰,降火清肺之藥也。統理肺腎火燥為病,如肺熱葉焦,發為痿癰,吐血咳嗽,煩渴傳為腎消,骨蒸熱勞諸證,在所必需者也。”

臨床應用

臨床應用

藥膳食療:

天門冬燉烏骨雞:

功效:此道湯品除了能生津安神之外,也可以滋補強身,很適合身體虛弱的人。

原材料:天門冬15g,人參30g,烏骨雞1/2只,米酒1大匙,鹽少許。

做法:烏骨雞洗淨、切塊。人參、天門冬洗淨備用,鍋中放入烏骨雞人參、天門冬,加入清水淹過雞肉,燉煮約30分鐘至熟。最後加入米酒、鹽調味即成。

用法:食雞肉、喝湯。

相關配伍

1、治肺陰不足,燥熱內盛之證,配麥冬、沙參、川貝母等藥同用。

2、治腎陰虧虛,眩暈耳鳴,腰膝痠痛者,配熟地、枸杞子、牛膝等滋腎益精、強筋健骨之品同用。

3、治陰虛火旺,骨蒸潮熱者,宜與滋陰降火之,配生地黃、麥冬、知母、黃柏等品同用。

4、治腎陰久虧,內熱消渴證,配生地黃、山藥、女貞子等滋陰補腎之品同用。

5、治肺腎陰虛之咳嗽咯血,配生地、玄參、川貝母等滋陰清肺、涼血止咳藥同用。

6、治氣陰兩傷,食慾不振,口渴者,配生地黃、人參等養陰生津、益氣之品。

7、津虧腸燥便秘者,治熱病傷津之食慾不振、口渴及腸燥便秘,配生地、當歸、生首烏等養陰生津、潤腸通便之品同用。

加工炮製

採收加工

秋冬二季採挖,洗淨,除去莖基和鬚根,置沸水中煮或蒸至透心,趁熱除去外皮,洗淨,乾燥,切片或段,生用。

藥材鑑別

鑑別

本品橫切面:根被有時殘存。皮層寬廣,外側有石細胞,石細胞淺黃棕色,長條形、長橢圓形或類圓形,直徑32-110μm,壁厚,紋孔及孔溝極細密,有的斷續排列成環;黏液細胞散在,草酸鈣針晶束存在於橢圓形黏液細胞中,針晶長40-99μm。內皮層明顯。中柱韌皮部束和木質部束各31-135個,相互間隔排列,少數導管深入至髓部,髓細胞亦含草酸鈣針晶束。

常見偽品

混淆品:

羊齒天門冬:為百合科植物羊齒天門冬AsparagusfilicinusHam.exD.Don的乾燥塊根。塊根呈紡錘形,長3-7cm,直徑0.5-1.5cm。外表黃棕色或灰棕色,乾癟,皺縮,表面形成許多縱稜線,內部有的呈空殼狀。質堅脆,易折斷,斷面角質樣。味苦,微麻舌,有黏性。

植物學資訊

植物種屬

百合科天冬。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