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利沙坦酯片 - 西藥

阿利沙坦酯片,西药名。为抗高血压药。用于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

成分

本品主要成份為阿利沙坦酯。

性狀

本品為白色薄膜衣片,除去包衣後顯白色或類白色。

適應症

本品用於治療輕、中度原發性高血壓。

規格

(1)80mg;(2)240mg。

用法用量

1、對大多數病人,通常起始和維持劑量為每天一次240mg,繼續增加劑量不能進一步提高療效。治療4周可達到最大降壓效果。2、食物會降低本品的吸收,建議不與食物同時服用。

臨床應用及指南

1、屈文靜等透過阿利沙坦酯片治療原發性高血壓的療效及改善頸動脈硬化的臨床研究,得出結論:(1)阿利沙坦酯片治療輕-中度原發性高血壓是有效的,療效與纈沙坦膠囊相當。(2)輕-中度原發性高血壓患者長期服用阿利沙坦酯片,安全性高。(3)阿利沙坦酯片可以改善頸動脈粥樣硬化,對IMT的改善優於纈沙坦(延安大學,2017)。2、王少波等透過阿利沙坦酯治療高血壓合併穩定型心絞痛的臨床效果觀察,得出結論阿利沙坦酯治療高血壓合併穩定型心絞痛的降壓效果比較顯著,可明顯減少患者心絞痛的發作次數,值得臨床推廣應用(基層醫學論壇,2017,21(04):446-447)。

不良反應

1、本品不良反應一般輕微且短暫,多數可自行緩解或對症處理後緩解。臨床隨機雙盲安慰劑對照試驗(本品組137例,安慰劑組138例)發現,應用本品總的不良反應發生率與安慰劑類似,分別為8.8%和10.1%。在3個隨機對照臨床研究中,690名患者使用本品後發生的不良事件如下,不能確定這些不良事件是否與本品有因果關係:(1)全身:發熱、乏力。(2)心血管系統:心率加快、心悸。(3)消化系統:噁心、胃部不適、胃痛、腹部不適、腹瀉。(4)骨骼肌肉系統:左側腰痛、雙膝關節痠痛、腿痛。(5)神經/精神系統:頭昏、頭脹。(6)呼吸系統:鼻塞、咳嗽、打噴嚏、流涕、上呼吸道感染、氣短、胸痛。(7)面板:瘙癢、口唇皰疹。(8)特殊感覺:黑朦、牙痛、眼脹、耳鳴。(9)泌尿生殖系統:尿痛、痛經。2、實驗室發現:(1)臨床隨機對照試驗中,輕中度原發性高血壓患者應用本品後,很少在實驗室檢查結果方面出現有重要意義的變化。(2)偶見肝功能或腎功能指標升高,ALT和AST輕度升高分別見於0.87%和0.58%的患者,肌酐輕度升高見於0.29%的患者,沒有病人因此而停止服藥,其臨床意義不詳。

禁忌

1、對本品任何成份過敏者禁用。2、妊娠中末期及哺乳期間禁用。

注意事項

1、腎功能不全患者:腎功能不全患者應用本品的劑量調整和安全性資訊尚未建立。2、肝功能不全患者:肝功能不全患者應用本品的劑量調整和安全性資訊尚未建立。3、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症:抑制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的抗高血壓藥物通常對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症的患者無效,因此本品不推薦用於該類患者。4、低鈉和/或血容量不足患者:極少數情況下,嚴重缺鈉和/或血容量不足患者(如:使用強利尿劑治療),服用本品初期,可能出現症狀性低血壓。因而,在使用本品之前,應先糾正低鈉和/或血容量不足。5、腎動脈狹窄:對於雙側腎動脈狹窄或單側功能腎腎動脈狹窄(腎血管性高血壓)的病例,使用影響腎素—血管緊張素系統活性的藥物其導致嚴重的低血壓和腎功能不全的危險性增高。6、與刺激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有關的情況:對於腎功能依賴於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活性的病人(如嚴重的充血性心力衰竭病人),應用血管緊張素轉化酶抑制劑、血管緊張素Ⅱ受體拮抗劑治療可引起少尿和/或進行性氮質血癥以及(罕有)急性腎功能衰竭和/或死亡。7、電解質不平衡:高鉀血癥:使用可影響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的藥品,可能引起高鉀血癥,尤其對於腎功能不良和/或心衰及糖尿病患者。8、其它:和其它抗高血壓藥物一樣,對於患有缺血性心臟病或缺血性血管疾病的患者,過度降壓可以引起心肌梗死或卒中。9、對駕駛和操作機器的影響:與其它抗高血壓藥一樣,服藥患者在駕駛,操縱機器時應小心。10、孕婦及哺乳期婦女用藥:(1)孕婦用藥:當孕婦在懷孕中期和後期用藥時,直接作用於腎素—血管緊張素系統的藥物可引起正在發育的胎兒損傷,甚至死亡。當發現懷孕時,應該儘早停用本品。儘管沒有懷孕婦女使用本品的經驗,但使用阿利沙坦酯進行的動物研究已證明有胎仔及仔鼠死亡,其機制被認為是透過藥物介導而對腎素-血管緊張素系統作用所致。人類胎兒從懷孕中期開始的腎灌注取決於腎素—血管緊張素系統的發育,因此,如果在懷孕的中期和後期應用本品,對胎兒的危險會增加。(2)哺乳期婦女用藥:尚不知阿利沙坦酯是否經人乳分泌。由於許多藥物可經人乳分泌,而對哺乳嬰兒產生不良作用。故應該從本品對母體獲益程度及治療的必要性綜合考慮是停止哺乳還是停止使用本品。11、兒童用藥:本品用於兒童和青少年(18歲以下)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尚無相關研究。12、老年用藥:臨床研究未證實老年人對該藥的反應與年輕人不同,因此,老年患者勿需因年齡而調整劑量。如患者伴有嚴重肝腎功能、心功能減退,用藥期間應注意觀察,可酌情減量。13、藥物過量:尚無過量使用的病例報告。健康受試者單劑口服本品最高達400mg,耐受性良好。用藥過量最可能的表現將是低血壓和心動過速。由於副交感神經(迷走神經)的興奮,可發生心動過緩。如果發生症狀性低血壓,應該給予支援療法。本品的活性代謝產物不能透過血液透析而清除。

藥物相互作用

1、鋰劑與血管緊張素Ⅱ受體拮抗劑及血管緊張素轉化酶抑制劑合用,可引起可逆性的血鋰水平升高和毒性反應,因此鋰劑和本品合用須慎重。如需合用,則合用期間應監測血鋰水平。2、麻黃含有麻黃鹼和偽麻黃鹼,可降低抗高血壓藥的療效,使用本品治療的高血壓患者應避免使用含麻黃的製劑。3、非甾體抗炎藥物(NSAIDs)包括選擇性環氧合酶-2(COX-2抑制劑)可能降低利尿劑和其他抗高血壓藥的作用,機制尚不明確。因此,本品的抗高血壓作用可能會被NSAIDs包括COX-2抑制劑削弱。4、與其他抑制血管緊張素Ⅱ及其作用的藥物一樣,本品與引起血鉀水平升高的藥物(血管緊張素轉化酶抑制劑、保鉀利尿藥、鉀離子補充劑、含鉀的鹽替代品、環孢菌素A或其他藥物如肝素鈉)合用,可致血鉀升高,建議監測血鉀水平。5、依據本品的藥代動力學特徵以及同類藥物氯沙坦鉀的臨床研究結果,推測本品與氟康唑、西咪替丁、利福平、苯巴比妥、氫氯噻嗪、地高辛、華法林等不具有臨床意義的相互作用,但缺乏相應的研究資料。

藥理作用

1、血管緊張素Ⅱ是由血管緊張素Ⅰ經過血管緊張素轉化酶催化轉化而成的,是腎素-血管緊張素系統的關鍵性產物,在高血壓的病理生理過程中起主要作用。AngⅡ受體有兩種:1型(AT1)和2型(AT2)。在很多組織(如血管平滑肌、腎上腺、腎臟和心臟)中AngⅡ和AT1受體結合,引起幾種重要的生物學作用,包括血管收縮、醛固酮釋放、心臟收縮、鈉重吸收和刺激平滑肌細胞增生等。AT2受體分佈也較廣泛,但它對於心血管系統功能穩態的作用尚不明確。2、阿利沙坦酯經酯酶代謝產生與氯沙坦鉀經肝臟代謝產生相同的活性代謝產物E3174(單次口服阿利沙坦酯240mg或氯沙坦鉀100mg,生成的E3174的AUClast分別為4.43hr*mg/L和4.76hr*mg/L)。E3174能與AT1受體選擇性結合,阻斷任何來源或任何途徑合成的血管緊張素Ⅱ所產生的相應的生理作用。E3174不影響其它激素受體或心血管中重要的離子通道的功能,也不抑制降解緩激肽的血管緊張素轉化酶(激肽酶Ⅱ)。因此,不會出現緩激肽作用增強導致的不良反應。3、阿利沙坦酯與氯沙坦鉀相比,代謝途徑相對簡單,不會產生氯沙坦鉀經肝臟代謝產生的多種與降壓療效無關的其它代謝產物。

毒理作用

1、遺傳毒性:阿利沙坦酯Ames試驗、CHL細胞染色體畸變試驗、小鼠微核試驗結果均為陰性。2、生殖毒性:大鼠經口給予阿利沙坦酯30-270mg/kg,未見對生育力的明顯影響。妊娠大鼠和家兔經口給予阿利沙坦酯分別30-270mg/kg和15-135mg/kg,高劑量組下可見胚胎胎仔生長髮育毒性,安全劑量分別為90mg/kg和<45mg/kg。大鼠圍產期經口給予阿利沙坦酯270mg/kg,可見子代死亡率升高,發育遲緩。3、致癌性:尚未進行阿利沙坦酯的致癌性試驗。大鼠與小鼠經口給予氯沙坦鉀,劑量達最大耐受劑量,連續分別105周和92周,未見腫瘤發生率升高。

藥代動力學

1、吸收:本品口服吸收較好,經酯水解迅速生成活性代謝產物E3174,E3174的達峰時間為1.5-2.5h,半衰期約為10h。在60mg到240mg劑量範圍內,Cmax與藥物劑量的比例關係成立;AUClast隨劑量的增加而增加,單次口服本品60mg、120mg和240mg的E3174AUClast分別為1.33、2.62和4.43hr*mg/L;單次口服氯沙坦鉀100mg,經肝臟代謝生成的E3174的AUClast為4.76hr*mg/L。每日一次口服240mg時,活性代謝產物在血漿中無明顯蓄積。食物會降低本品的吸收,Cmax降低了38.4%,AUClast降低了35.5%。2、分佈:本品活性代謝產物與人血漿蛋白結合率大於99.7%。其在人體中的表觀分佈容積可達766L。在大鼠體內進行的研究顯示活性代謝產物不易透過血腦屏障。3、代謝:本品在大鼠體內迅速發生酯水解,生成活性代謝產物。在大鼠尿樣中僅檢測到活性代謝產物EXP3174,在糞樣中主要為原形和EXP3174。在人血漿和尿液中也未檢測到原形藥物。4、消除:活性代謝產物的血漿表觀清除率為44L/hr,腎清除率為1.4L/hr。大鼠灌胃給藥後,主要以活性代謝產物形式從糞便中排洩;原形和活性代謝產物在0-120h糞樣中累積排洩率為56.9%,尿中累積排洩率為0.25%;膽汁中活性代謝產物累積排洩率為7.42%。

貯藏方法

密封,在乾燥處儲存。

有效期

18個月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