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杖 - 中藥材

虎杖,中药名。为蓼科蓼属植物虎杖Polygonum cuspidatum Sieb.et Zucc.的干燥根茎和根。具有利湿退黄,清热解毒,散瘀止痛,化痰止咳的功效。主治湿热黄疸、淋浊、带下、水火烫伤、痈肿疮毒、毒蛇咬伤、经闭、癥瘕、跌打损伤、风湿痹痛、肺热咳嗽等。

功效作用

功能

利溼退黃,清熱解毒,散瘀止痛,化痰止咳。

主治

1、主要用於溼熱黃疸、淋濁、帶下、水火燙傷、癰腫瘡毒、毒蛇咬傷、經閉、癥瘕、跌打損傷、風溼痺痛、肺熱咳嗽等。

2、西醫診為泌尿系感染、黃疸性肝炎、黴菌性陰道炎、風溼性關節炎、類風溼性關節炎屬於溼熱者,慢性盆腔炎屬於瘀毒內結者,上呼吸道感染屬於風熱者,閉經、跌打損傷屬於瘀血阻滯者。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0-15g;或浸酒;或入丸、散。外用:研末調敷;或煎濃汁溼敷;或熬膏塗擦。

注意事項

苦寒活血,有礙胎氣。

化學成分

含虎杖苷、黃酮類、大黃素、大黃素甲醚、白藜蘆醇、多糖。

藥理作用

1、抗病原微生物的作用:虎杖煎劑、虎杖苷及白藜蘆醇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卡他球菌、甲型或乙型鏈球菌、大腸桿菌、變形桿菌、綠膿桿菌、傷寒桿菌、福氏痢疾桿菌等有抑制作用。虎杖水煎液對多種病毒也有抑制作用。

2、對呼吸系統的影響:虎杖有鎮咳作用,虎杖煎劑還能明顯對抗組織胺引起的豚鼠離體氣管的收縮。

3、對心血管系統的影響:虎杖煎劑有降壓、減慢心率、加強心肌收縮力、保護心臟、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血液流變學、改善微迴圈、升高白細胞及血小板、抗休克的作用。

4、對中樞系統的影響:虎杖有鎮靜、鎮痛的作用。

5、此外,虎杖還有止血、抗腫瘤、降血糖、降血脂、抗炎、抗氧化的作用。

毒理作用

在虎杖蒽醌衍生物的小鼠最大耐受量實驗中,小鼠口服9g/kg。1星期無死亡。大黃素、白藜蘆醇甙對小鼠腹腑注射的LD50分別為249.5±34.3mg/kg和1000.0±57.3mg/kg。亞急性毒性實驗表明,連續42天給大鼠按5mg/kg,150mg/kg,700mg/kg白藜蘆醇甙腹腔注射時,可引起不同程度的腹膜炎,病變程度及範圍與給藥劑量有平行關係。3個劑量組均有部分肝細胞壞死和骨髓脂肪增生,對大鼠體重增長無明顯影響,血液和生物學檢查表明,700mg/kg劑量組給藥6星期可引起白細胞總數明顯減少,但對血象及肝、腎功能均無明顯改變,除上述病變外,其餘臟器未見藥物所致的病理形態改變。

相關論述

1、《名醫別錄》:主通利月水,破流血癥結。

2、《日華子本草》:治產後惡血不下,心腹脹滿,排膿,主瘡癤癰者,婦人血暈,撲傷瘀血,破風毒結氣。

臨床應用

臨床應用

1、治溼熱黃疸,可單用本品煎服即效,亦可與茵陳、黃柏、梔子配伍,效力更佳

2、治溼熱蘊結膀胱之小便澀痛,淋濁帶下等,單用即效,如《姚僧垣集驗方》以此為末,米飲送下。

3、治五淋,亦可配利尿通淋藥同用。

4、治水火燙傷而致膚腠灼痛或潰後流黃水者,單用研末,香油調敷,亦可與地榆、冰片共研末,調油敷患處。

5、治經閉、痛經,常與桃仁、延胡索、紅花等配用

6、治癥瘕,如《千金方》以本品配土瓜根、牛膝合用

7、治跌打損傷疼痛,可與當歸、乳香、沒藥、三七等配用。

8、治肺熱咳嗽,可單味煎服也可與貝母、枇杷葉、杏仁等配伍使用。

鑑別用藥

1、虎杖與金錢草:兩者同屬利溼退黃常用藥,均主歸肝、膽經,都能清熱利溼退黃,用於溼熱黃疸等,常相須為用;又都能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用治瘡瘍腫毒之證。但金錢草甘鹹微寒,又歸腎、膀胱經,既善清肝膽之火,又能除下焦溼熱,有較好的利尿通淋,凊熱排石之功,為治淋要藥,尤為通淋排石要藥,適用於砂石淋、熱淋,尿澀作痛等,肝膽結石應用效果亦佳。而虎杖苦寒,又歸肺、大腸經,善於活血通經,清肺化痰,瀉下通便,用冾血滯經閉,風溼痺痛,跌打腫痛,肺熱咳嗽,熱結便秘等。

2、虎杖與大黃:兩藥同屬蓼科植物,性味苦寒,功能清熱、瀉下、活血、解毒、利溼,同可用治熱結便秘、溼熱黃疸、瘀阻經閉、跌打損傷、癰瘍腫毒等。然大黃主人脾胃、大腸經,為瀉下導滯的要藥,藥力峻猛,直折火邪,涼血止血,故實熱積滯、腹滿燥結、血熱妄行之吐血衄血及火毒上攻所致目赤、牙腫、口瘡等,用之效好。虎杖主入肝、膽、肺經,既能活血祛瘀以通經,又善清熱利溼以退黃,又可用於風溼痺痛、損傷瘀阻溼熱黃疸及淋濁帶下等;其解毒之功對於瘡腫及毒蛇咬傷,內服外敷均有效;還有清肺化痰止咳的作用,用於肺熱咳嗽。

相關藥品

燒傷靈酊、乙肝清熱解毒顆粒(膠囊、片)、雙虎清肝顆粒、前列安栓。

相關方劑

虎杖散(《聖濟總錄》)、虎杖散(《太平聖惠方》)。

藥膳食療

虎杖甘草粥:

1、功效:虎杖活血通絡、清利溼熱、利膽退黃。甘草通經脈、利血氣清熱解毒。大米補中益氣、健脾和胃。此粥適用於急、慢性肝炎消退黃疸黃疸消退後仍可繼續服用。

2、原材料:虎杖18g,甘草9g,大米50g。

3、做法:將虎杖、甘草加水60毫升,在砂鍋中煎2小時,去渣取汁,煮大米成粥,放涼後便可食用。

4、用法:隨餐食用。

加工炮製

採收加工

春、秋二季採挖,除去鬚根,洗淨,趁新鮮切短段或厚片,曬乾。生用或鮮用。

炮製方法

取原藥材;除去雜質及根鬚,洗淨,潤透,切片,乾燥。

儲存方法

儲存方法

貯乾燥容器內,置通風乾燥處。防黴。

藥材鑑別

鑑別

1、本品粉末橙黃色。草酸鈣簇晶極多,較大,直徑30-100μm。石細胞淡黃色,類方形或類圓形,有的呈分枝狀,分枝狀石細胞常2-3個相連,直徑24-74μm,有紋孔,胞腔內充滿澱粉粒。木栓細胞多角形或不規則形,胞腔充滿紅棕色物。具緣紋孔導管直徑56-150μm。

2、取本品粉末0.1g,加甲醇10ml,超聲處理15分鐘,濾過,濾液蒸乾,殘渣加2.5mol/L硫酸溶液5ml,水浴加熱30分鐘,放冷,用三氯甲烷振搖提取2次,每次5ml,合併三氯甲烷液,蒸乾,殘渣加三氯甲烷1ml使溶解,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虎杖對照藥材0.1g,同法制成對照藥材溶液。再取大黃素對照品、大黃素甲醚對照品,加甲醇製成每1ml各含1mg的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通則0502)試驗,吸取供試品溶液和對照藥材溶液各4μl、對照品溶液各1μl,分別點於同一矽膠G薄層板上,以石油醚(30-60℃)-甲酸乙酯-甲酸(15∶5∶1)的上層溶液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乾,置紫外光燈(365nm)下檢視。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藥材色譜和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熒光斑點;置氨蒸氣中燻後,斑點變為紅色。

藥材性狀

根莖圓柱形,有分枝,長短不一,有的可長達30cm,直徑0.5-2.5cm,節部略膨大。表面棕褐色至灰棕色,有明顯的縱皺紋、鬚根和點狀鬚根痕,分枝頂端及節上有芽痕及鞘狀鱗片。節間長2-3cm。質堅硬,不易折斷,折斷面棕黃色,纖維性,皮部與木部易分離,皮部較薄,木部佔大部分,呈放射狀,中央有髓或呈空洞狀,縱剖面具橫隔,氣微,味微苦、澀。

飲片性狀

為不規則厚片,表面皮部較薄,木部寬廣,棕黃色,有放射狀紋理,皮部與木部易分離。根莖髓中有隔或呈空洞狀。質堅硬。氣微,味微苦,澀。

植物學資訊

植物種屬

蓼科蓼屬植物虎杖。

形態特徵

多年生灌木狀草本,高達1m以上。根莖橫臥地下,木質,黃褐色,節明顯。莖直立,叢生,無毛,中空,散生紫紅色斑點。葉互生;葉柄短;托葉鞘膜質,褐色,早落;葉片寬卵形或卵狀橢圓形,長6-12cm,寬5-9cm,先端急尖,基部圓形或楔形,全緣,無毛。花單性,雌雄異株,成腋生的圓錐花序;花梗細長,中部有關節,上部有翅;花被5深裂,裂片2輪,外輪3片在果時增大,背部生翅;雄花雄蕊8;雌花花往3,柱頭頭狀。瘦果橢圓形,有3稜,黑褐色。花期6-8月,果期9-10月。

分佈區域

分佈於華東、中南、西南及河北、陝西、甘肅等地。

道地產區

全國大部分地區均產,主產於江蘇,江西、山東、四川等地。

生長環境

生於山谷溪邊。

生長見習

喜溫和溼潤氣候,耐寒、耐澇。對土壤要求不嚴,但以疏鬆肥沃的土壤生長較好。

繁殖方式

用種子和分根繁殖。

栽培技術

1、種子繁殖:可用直播或育苗移栽法。直播3-4月,穴距33cm,每穴播種8-9粒,覆土3cm。條播,按行距33-45cm開淺溝播種,播後覆土澆水。育苗,於苗床撒播或條播,覆細土1.5cm,經常保持土壤溼潤。幼苗出土後,間苗、除草,苗高7-10cm時移栽。

2、分根繁殖:在返青前控取母株,把根頭分開,每根上帶1-2個芽,然後栽種。

病蟲防治

有蚜蟲為害。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