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腦缺氧缺血性損傷的臨床表現

新生兒腦缺氧缺血性損傷為新生兒期最常見的顱內病變,主要有五種病例改變,分別為選擇性神經元壞死、基底神經節損傷、腦動脈梗死、腦室周圍白質軟化以及旁矢狀區損傷。患兒常是有圍生期窒息史或早產兒,其臨床表現:

1、意識狀態:輕度可無明顯的意識障礙,或在生後早期表現為短暫性的嗜睡。中度可在生後第2~3日較明顯,50%出現驚厥。重度生後即呈昏迷狀,常伴驚厥,病情迅速惡化,預後極差。

2、反應性:輕度患兒呈過度興奮狀態。中度以上常呈抑制狀態。

3、肌張力:部分輕度患兒其肌張力可增高,中度以上其肌張力則降低或嚴重低下。

4、驚厥:中度以上,尤其為腦動脈梗死患兒常呈局灶性陣攣型驚厥。重度致瀰漫性腦損傷時,則多呈肢體同步屈曲性的肌陣攣型驚厥。

5、伴隨症狀:窒息時常伴有肺膨脹不全、吸入性肺炎、肺透明膜病等。應密切觀察及檢查。

6、影像診斷:新生兒腦缺氧缺血性損傷在ct中表現為密度降低。在b超中呈回聲增強。除旁矢狀區損傷外,ct和b超可很好診斷hid的各種型別。b超診斷輕度腦水腫較ct敏感,診斷時間宜在生後1周內,其後腦水腫大多改善或呈後遺改變。早產兒在額葉和枕葉、足月兒在額葉呈低密度表現均屬正常發育現象,ct常誤診為腦水腫,應注意區別。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