側柏葉 - 中藥材

侧柏叶,中药名。为柏科侧柏属植物侧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L.)franco的嫩枝叶。具有凉血止血,化痰止咳的功效。主治血热吐血、衄血、尿血、血痢等出血证,肺热咳嗽,血热脱发、须发早白等。

功效作用

功能

涼血止血,化痰止咳。

主治

1、主要用於血熱吐血、衄血、尿血、血痢等出血證,肺熱咳嗽,血熱脫髮、鬚髮早白等。

2、西醫診為消化道出血、功能性子宮出血屬血熱迫血妄行,百日咳、肺結核、慢性支氣管炎、小兒肺炎、支氣管哮喘、支氣管擴張出血屬肺熱壅盛,脫髮、鬚髮早白屬血熱,泌尿系感染屬熱傷膀胱血絡,陰道炎屬溼熱下注等。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6-15g,或入丸、散。外用:煎水洗,搗敷或研末調敷。

禁忌

中西藥配伍禁忌:

1、不宜與含各種金屬離子的西藥,如氫氧化鋁製劑、鈣製劑、亞鐵製劑等配伍應用,可以形成絡合物,影響吸收。

2、另外同異煙肼有協同作用,臨床配伍應用時不宜劑量過大。

注意事項

久服、多服,易致胃脘不適及食慾減退。

化學成分

側柏葉中含揮發油0.26%,油中主要成分為側柏酮、側柏烯、小茴香酮等;其他尚含黃酮類成分,如香橙素、槲皮素、楊梅樹皮素、扁柏雙黃酮等;葉中還含鉀、鈉、氮、磷、鈣、鎂、錳和鋅等微量元素。

藥理作用

1、對血液系統的影響:側柏葉煎劑能明顯縮短出血和凝血時間,其止血有效成分為檞皮素和鞣質。

2、抗菌、抗病毒作用:醇浸劑對結核桿菌生長有抑制作用,對肺炎鏈球菌、流感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卡他球菌、甲型鏈球菌、肺炎桿菌、痢疾桿菌、傷寒桿菌、白喉桿菌、大腸桿菌等也有抑制作用。

3、鎮咳祛痰作用:側柏葉醇沉液、醇提取液及提取的黃酮腹腔注射,有明顯鎮咳作用;側柏葉的醋酸乙酯提取物也有明顯鎮咳祛痰作用。

4、鎮靜作用:側柏葉煎劑能明顯減少動物的自主活動,並可協同戊巴比妥鈉的麻醉和中樞鎮靜作用,舒張離體腸平滑肌,明顯解除組織胺與乙酸膽鹼所致腸痙攣。

5、抑瘤作用:體外試驗對腫瘤細胞有抑制作用,其抑制率在70%-90%。此外,還有鎮痛作用。

毒理作用

小鼠灌胃側柏葉煎劑60g/kg,觀察72h,未見死亡;小鼠腹腔灃射的LD50為15.2g/kg。水煎劑經醇沉後,毒性就明顯降低。側柏葉的石油醚提取物灌胃對小鼠的LD50為2964mg/kg。異海松酸小鼠灌胃15g/kg,可引起部分動物中毒。大白鼠分別以相當於臨床劑量的20倍(24g/kg)與40倍劑量(48g/kg)的煎劑連續灌胃6星期,除動物活動減少攝食較對照組稍減少外,對生長、肝功能、血象及病理檢查均無明顯影響。

相關論述

1、《名醫別錄》:主吐血、衄血、血痢、崩中赤白。輕身益氣,令人耐寒暑,去溼痺,生肌。

2、《本草匯言》:側柏葉,止流血,去風溼之藥也。凡吐血、衄血、崩血、便血,血熱流溢於經絡者,搗汁服之立止。凡歷節風痱周身走注,痛極不能轉動者,煮汁飲之即定。惟熱傷血分與風溼傷筋者,兩病專司其用。但性味苦寒多燥,如血病系熱極妄行者可用,如陰虛肺燥,因咳動血者勿用也。如痺病系風溼閉滯者可用,如肝腎兩虧,血枯髓敗者勿用也。

臨床應用

臨床應用

1、治血熱妄行之吐血、衄血,常與荷葉、地黃、艾葉同用,均取鮮品搗汁服之,如四生丸(《校注婦人良方》);治尿血、血淋,配蒲黃、小薊、白茅根;治腸風、痔血或血痢,配槐花、地榆;治崩漏下血,多與芍藥同用。本品亦可用於虛寒性出血,常配伍溫裡祛寒之藥。若配伍乾薑、艾葉等,可用治中氣虛寒,吐血不止,如柏葉湯(《金匱要略》);若配伍川斷、鹿茸、阿膠等,可用治下焦虛寒,便血不止,如斷紅湯(《張氏醫通》)。

2、治肺熱咳喘,痰稠難咯者,可單味運用,或配伍貝母、制半夏等同用。

相關配伍

1、側柏葉配地榆:側柏葉藥性寒涼,入血分,善清血熱,具有收斂止血之功;地榆味苦、酸,性微寒,歸肝、胃、大腸經,味苦沉降,酸澀收斂,微寒清熱,為清熱涼血收澀止血之佳品。兩藥相配,能涼血止血。適用於血熱妄行的各種出血證。

2、側柏葉配槐花:側柏葉苦澀微寒,清熱涼血,收澀止血,用於各種內外出血證;槐花性涼苦降,善走下焦,多用於下部出血,尤其以清大腸之火而涼血止血見長。兩藥相配,適用於血熱妄行的尿血、便血、痔血等。

3、側柏葉配地骨皮:地骨皮性味甘、淡寒,善清虛熱,涼血止血;側柏葉苦、澀微寒,既能涼血止血,又能收斂止血。二藥配伍,適用於血熱妄行的吐血、衄血、尿血等。

4、側柏葉配石韋:石韋味甘、苦,性微寒,有利尿通淋、涼血止血作用;側柏葉味苦、澀,性微寒,既能涼血止血,又能收斂止血。二藥相配,適用於各種出血證,如吐血、咯血、衄血、便血、崩漏、尿血等。

鑑別用藥

生側柏與側柏炭:生側柏以涼血止血、祛痰止咳為主,還可利溼止帶、祛風止癢、祛風除溼,用於血熱迫血妄行的吐血、衄血、咯血及痰熱阻肺的咳嗽氣喘等,尚可用於溼熱所致的赤白帶下、癘風癩疾,風溼諸痛等。側柏炭寒涼之性趨於平和,功專收斂止血,用於各種出血證。

相關藥品

止紅腸澼丸、小兒消咳片、癬溼藥水、九華痔瘡栓。

相關方劑

柏葉湯(《金匱要略》)、四生丸(《婦人大全良方》)、柏葉湯(《聖濟總錄》)、幹生地黃散(《醫統》)。

藥膳食療

柏葉豬鼻湯:

1、功效:該藥膳有扶正養陰、消炎通竅的功效。適用於慢性鼻竇炎。

2、原材料:生側柏葉15g,金釵石斛6g。柴胡10g,豬鼻肉、蜂蜜各50g,30度(體積分數30%)的米酒20ml。

3、做法:將豬鼻肉刮洗乾淨,與側柏葉、金釵石斛、柴胡共放於砂鍋內加清水500毫升,用文火燉煮60分鐘,濾除藥渣,衝入蜂蜜米酒,和勻即可。

4、用法:此為1日量,分2次飲用。2-4天為1個療程,連服3-4個療程。

加工炮製

採收加工

全年均可採收,以6-9月採收者為佳。剪下大枝。乾燥後取其小枝葉,紮成小把,置通風處風乾。不宜曝曬。

炮製方法

1、側柏葉:取原藥材,除去雜質、粗梗及果實,篩去灰屑。

2、側柏葉炭:取淨側柏葉,用武火炒至表面焦褐色,內部焦黃色,噴淋清水少許,滅盡火星,取出,涼透。

3、醋側柏葉:取生側柏葉,去淨枝杆,用武火邊炒邊灑醋,炒至呈黑色或黑褐色,取出,放涼。每側柏葉100kg,用醋5kg。

4、炒側柏葉:取側柏葉,置鍋內,用文火加熱,炒至黃色,取出放涼。

5、焦側柏葉:取側柏葉,置鍋內,用微火炒至焦黃色,噴淋清水少許,滅盡火星,取出放涼。

6、鹽側柏葉:取側柏葉,用文火炒至熱透顏色變黑,將鹽水噴入,再炒全黑,取出放涼。

7、蒸側柏葉:取側柏葉,蒸約3h,呈油光熒綠色,取出,曬乾。

儲存方法

儲存方法

貯乾燥容器內,炮製品密閉,置陰涼乾燥處。側柏葉炭注意散熱防止復燃。

藥材鑑別

鑑別

1、本品粉末黃綠色。葉上表皮細胞長方形,壁略厚。下表皮細胞類方形;氣孔甚多,凹陷型,保衛細胞較大,側面觀呈啞鈴狀。薄壁細胞含油滴。纖維細長,直徑約8μm。具緣紋孔管胞有時可見。

2、取本品粉末3g,置索氏提取器中,加乙醚適量,加熱迴流至提取液無色,棄去乙醚液,藥渣揮幹乙醚,加70%乙醇50ml,加熱迴流1小時,趁熱濾過,濾液蒸乾,殘渣加水25ml使溶解,加鹽酸3ml,加熱水解30分鐘,立即冷卻,用乙酸乙酯振搖提取2次,每次20ml,合併乙酸乙酯液,用水洗滌3次,每次10ml,水浴蒸乾,殘渣加甲醇5ml溶解,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槲皮素對照品,加乙醇製成每1ml含0.1mg的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通則0502)試驗,吸取上述供試品溶液和對照品溶液各3μl,分別點於同一高效矽膠G薄層板上,以甲苯-乙酸乙酯-甲酸(5:2:1)的上層溶液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乾,噴以1%三氯化鋁乙醇溶液,置紫外光燈(365nm)下檢視。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熒光斑點。

藥材性狀

枝長短不一,多分枝,小枝扁平。葉細小鱗片狀,互動對生,貼伏於枝上,深綠色或黃綠色。質脆,易折斷。氣清香,味苦、澀、微辛。以葉嫩、青綠色、無碎末者為佳。

飲片性狀

1、側柏葉:參見藥材性狀。

2、側柏葉炭:表面呈焦褐色,微有光澤。

3、醋側柏葉:表面呈黑色或黑褐色,微有光澤炒側柏葉表面呈黃色。

4、焦側柏葉:表面呈焦黃色,微有光澤。

5、鹽側柏葉:表面呈黑色,味微苦鹹。

6、蒸側柏葉:呈暗綠色,略顯潤澤。

植物學資訊

植物種屬

柏科側柏屬植物側柏。

形態特徵

常綠喬木,高達20m,胸徑可達1m。樹皮薄,淺灰褐色,縱裂成條片。小枝扁平,直展,排成一平面。葉鱗形,互動對生,長1-3mm,先端微鈍,位於小枝上下兩面之葉露出部分倒卵狀菱形或斜方形,兩側的葉折覆著上下之葉的基部兩側,呈龍骨狀。葉背中部均有腺槽。雌雄同株;球花單生於短枝頂端;雄球花黃色,卵圓形,長約2mm。球果當年成熟,卵圓形,長1.5-2cm,熟前肉質,藍綠色,被白粉;熟後木質,張開,紅褐色;種鱗4對,扁平,背部近先端有反曲的尖頭,中部種鱗各有種子1-2顆。種子卵圓形或長卵形,長4-6mm,灰褐色或紫褐色,無翅或有稜脊,種臍大而明顯。花期3-4月,球果9-11月成熟。

分佈區域

分佈於東北南部,經華北向南達廣東、廣西北部,西至陝西、甘肅,西南至四川、雲南、貴州等地。

道地產區

全國各地均有產。

生長環境

生於溼潤肥沃地,石灰岩石地也有生長。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