栝樓牡蠣散 - 方劑

栝楼牡蛎散,中医方剂名。出自《金匮要略》卷上。具有生津止渴,引热下行之功效。主治百合病,渴不愈者。

  • 名称:栝楼牡蛎散
  • 别名:瓜蒌牡蛎散(《普济方》卷一四二)
  • 出处:《金匮要略》卷上
  • 功用:生津止渴,引热下行
  • 主治:百合病,渴不愈者

歌訣

洗而仍渴屬浮陽,牡蠣蔞根並等量;研末飲調方寸匕,寒兼鹹苦效逾常。

組成

栝樓根、牡蠣(熬)各等分。

用法用量

上為細末。每服方寸匕,飲送下,一日三次。

功用

生津止渴,引熱下行。

主治

百合病,渴不愈者。

方義

方中栝樓根苦寒清解肺胃之熱,生津止渴;牡蠣鹹寒引熱下行,使熱不致上炎而消爍津液,如此,則津液得生,虛熱得清,口渴自解。

重要文獻摘要

原方選論:1.《金匱要略》:“百合病,渴不差者,用後方主之。栝樓牡蠣散方,栝樓根、牡蠣(熬)等分,上為細末,飲服方寸匕,日三服。”方論選錄:1.《醫宗金鑑》:“與百合洗身而渴不瘥者,內熱甚而津液竭也。栝樓根苦寒,生津止渴,牡蠣鹹寒,引熱下行也。”2.《金匱發微》:“栝樓牡蠣散方,栝樓根、牡蠣(熬)等份。上為細末,飲服方寸匕,日三服。百合洗方,所以潤肺主之皮毛,以肺臟張翕之氣,原自與皮毛之張翕相應,易於傳達,譬之百川赴海,一區所受,萬派同歸。又懼其未也,更食煮餅以助脾陽,使裡氣外出,引藥力內漬肺臟,而其為渴當差。其不差者,必浮陽上升,肺臟之受灼特甚也。栝樓根清潤生津,能除肺胃燥熱而濡筋脈,觀柔痙用栝樓桂枝湯可知。牡蠣能降上出之浮陽,觀傷寒柴胡龍牡救逆湯可知,合二味以為方治,即降浮陽,又增肺液,渴有不差者乎。然必杵以為散者,則以病久正氣不支,藥當漸進也。試觀久飢之人,驟然飽食則死,徐飲米湯則生,可以知用藥之緩急矣。”3.《金匱要略論注》:“渴不差,是雖百合湯洗面無益矣。明是內之陰氣未復,陰氣未復,由於陽亢也。故以栝蔞根清胸中之熱,牡蠣清下焦之熱,與上平陽以救陰同法。但此從其內治耳,故不用百合而作散。”4.《金匱要略心典》:“病變成渴,與百合洗方而不瘥者,熱盛而津傷也。栝蔞根苦寒,生津止渴;牡蠣鹹寒,引熱下行,不使上爍也。”5.《金匱要略方義》:“本方所治之病,乃百合病口渴,用百合洗方治之而不愈者,蓋因陰津不足,陽熱上擾,只用百合漬湯外洗,潤其外而不清其內,內熱不降則陰津不生,故口渴不愈,當以清熱生津之品治之。方中用栝蔞根清熱潤燥,生津止渴;佐以牡蠣益陰潛陽,以降虛熱。《名醫別錄》謂牡蠣:主虛熱去來不定,煩滿心痛,氣結,止汗,止渴。今與栝蔞根配伍,共奏益陰潛陽,潤燥止渴之效。對於百合病陰虛內熱,虛陽上浮而只見口渴者,用之為宜。”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