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暫性大腦缺血性發作:症狀、病因及如何治療

  • 短暫性大腦缺血性發作,又稱為短暫性腦缺血發作、一過性腦缺血發作,是由於大腦或視網膜組織侷限性缺血,導致神經功能暫時性缺損的一種常見腦血管病。
  • 本病多發生於 50 歲以上的老年人,男性發病率高於女性。在短暫性大腦缺血性發作的患者人群中,約有 1/3 的人進展為完全性的腦血管病。
  • 引發短暫性大腦缺血性發作的病因包括:動脈粥樣硬化及心臟病導致的血管栓塞、血流動力學的改變、血液成分的改變及腦內的動脈炎;危險因素包括:高齡、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吸菸、酗酒等。
  • 短暫性大腦缺血性發作,可分為頸內動脈系統的短暫性大腦缺血性發作,及椎-基底動脈系統的短暫性大腦缺血性發作。
  • 本病主要表現為一系列的神經功能缺損症狀:單側肢體無力、麻木、面癱、兩眼發黑或失明、眩暈、噁心、嘔吐、感覺異常及言語含糊等,症狀一般在 1~2 小時之內恢復,不遺留神經功能缺損症狀。
  • 本病的診治要點在於病因的明確,根據病因及症狀進行鍼對性的治療。
  • 突發的無力、失明可能導致意外發生,從事高危工作的人群尤其應該重視。短暫性大腦缺血性發作若不積極治療,容易進展為危害更大的腦梗死。短暫性大腦缺血性發作的患者發生心肌梗死和猝死的可能性也較一般人高。
  • 短暫性大腦缺血性發作症狀持續時間短,不留下後遺症,但這是身體發出的一個警告,患者切勿抱有僥倖心理,應及時就診、治療,避免發生更加嚴重的心腦血管疾病。

哪些情況需要及時就醫

如出現以下情況應及時就醫:

  • 肢體無力,站立、行走困難;
  • 兩眼發黑或失明;
  • 言語含糊、口角歪斜。

如出現以下情況應立即就醫或撥打 120:

  • 倒地不起;
  • 意識模糊;
  • 症狀持續不緩解。

建議就診科室

  • 神經內科
  • 急診科

醫生如何診斷短暫性大腦缺血性發作

就診時,醫生會根據患者的症狀、病史,並結合實驗室檢查、影像學檢查等結果,綜合分析後可明確診短暫性大腦缺血。

具體相關檢查如下:

  • 頭顱 CT:作為一種快速、無創的檢查,有輻射影響,多用於判斷顱內病灶的大小、性質及位置。對短暫性大腦缺血性發作的患者,CT 一般無異常表現。
  • 頭顱 MRI:MRI 是常用的無創性檢查,無輻射影響,可準確地顯示病灶的形狀及部位,對於短暫性大腦缺血性發作的患者,普通 MRI 檢查一般無異常表現,而灌注加權成像(PWI)可發現大腦區域性的缺血。
  • 經顱多普勒(TCD)及頸動脈超聲:TCD 檢查可以發現存在狹窄的大腦動脈,判斷其狹窄程度,瞭解血液迴圈情況。頸動脈超聲能夠判斷血管狹窄程度並發現動脈斑塊。這兩種方法對本病的病因診斷和治療都有著重要作用。
  • 血管造影:磁共振血管成像(MRA)及 CT 血管造影(CTA),是無創的血管成像技術,可發現腦內血管的狹窄。數字減影血管造影(DSA)是有創檢查,但其是腦內血管病變最為準確的診斷檢查方法。
  • 心電圖及超聲心動圖:心血管系統的常規檢查,有助於判斷腦血管栓塞是否來源於心臟。
  • 其他檢查專案:血常規、血脂、血糖、血電解質、凝血功能等檢查,對病因及危險因素的判斷及疾病預後的評估都有參考作用。

醫生可能詢問患者哪些問題?

  • 年齡多大?
  • 具體有哪些症狀?之前有無類似的症狀發作?發作過幾次?
  • 什麼時候開始出現症狀?持續多長時間?是否自行緩解?
  • 下肢力量如何?能否正常行走?
  • 有什麼基礎病(如高血壓、高血脂等)?
  • 平時是否因其他疾病有服藥?服用過什麼藥?
  • 在其他醫院做過哪些檢查?檢查結果如何?

患者可以諮詢醫生哪些問題?

  • 為什麼會得這個病?
  • 還需要做哪些檢查來確診?花費如何?
  • 這種病反覆發作後果如何?
  • 目前有什麼治療方法?哪種方法適合我?是否能痊癒?
  • 恢復以後是否還需要治療?是否會留下後遺症?
  • 日常生活要注意些什麼?

短暫性大腦缺血性發作患者應積極治療病因及其危險因素,改變不良的生活習慣,家屬親友應注意防止意外發生。

具體日常注意事項如下

  • 警惕危險因素:積極監測血壓、血糖、血脂的控制情況,按時、規律服藥,按時去醫院複診。
  • 心理護理:短暫性大腦缺血性發作的患者常有焦慮、抑鬱的情緒,家屬親友應充分理解其病情,幫助其疏解情緒。
  • 保持規律健康的生活方式:患者應保持健康的生活生活方式,低鹽低脂高蛋白飲食,可選擇魚肉、牛奶等優質蛋白。適當鍛鍊,戒菸戒酒。
  • 注意監護:對於老年患者,短暫性大腦缺血性發作易發生跌倒甚至骨折,家屬親友需保持謹慎、儘量陪伴。

短暫性大腦缺血性發作是腦梗死的高度危險因素,其治療要點在積極尋找其病因及危險因素並給予相應的針對性治療。

藥物治療

  • 抗血小板藥物:對不伴有心臟病的患者多選用抗血小板治療,可以降低栓子的形成,降低短暫性大腦缺血復發的可能。常用的藥物有阿司匹林及氯吡格雷,可單獨服用亦可一起聯用,但要注意其對消化道有刺激性,可能導致消化道出血,需與保胃的藥一同服用。
  • 抗凝藥物:對患有心臟疾病的患者(心房顫動、心瓣膜病、冠心病等),可使用抗凝藥物,以防止心臟來源的栓塞。華法林是常用的抗凝藥物,此外還可選擇達比加群酯。服用抗凝藥物會增加出血的風險,選用前需經醫生嚴格評估。
  • 降脂藥物:對伴有高血脂的患者,可使用他汀類藥物降脂,可使粥樣硬化斑塊縮小,短暫性腦缺血發生的可能。
  • 鈣離子拮抗劑:可以防止血管痙攣,改善大腦血液迴圈。常用的藥物有尼莫地平和氟桂利嗪。
  • 神經營養藥物:常用的麥角鹼類藥物(雙氫麥角鹼、尼麥角林等),神經營養藥甲鈷胺和維生素 B1 等。

手術治療:

頸動脈內膜切除術(CEA)及動脈血管形成術(PTA):檢查明確有血管狹窄的患者,經醫生評估病情,可選用這兩個手術,改善腦供血效果顯著。

其他治療方法

針對性的病因治療:治療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病,戒菸酒,適當鍛鍊。

疾病發展和轉歸

  • 若不接受正規治療,短暫性大腦缺血性發作是腦梗死的高度危險因素,仍應針對病因進行積極的治療。
  • 經過正規治療後,短暫性大腦缺血性發作症狀持續一般不超過 2 小時,會自行緩解,之後基本不留下後遺症。

短暫性大腦缺血性發作的主要病因是高血壓、動脈粥樣硬化、腦血管栓塞、腦血管炎所導致的短暫性大腦供血不足,持續一段時間後,這些病因可自行緩解,腦組織恢復供血。

短暫性大腦缺血性發作的常見原因有哪些?

  • 動脈粥樣硬化及心臟病(冠心病、心房顫動、心瓣膜病)導致的腦血管栓塞是短暫性大腦缺血性發作的最常見病因,當微栓子自行崩解或隨血流向血管遠端流動後,血流恢復,症狀緩解。
  • 其他常見的原因還有外傷、妊娠、腎功能受損導致的血液高凝狀態、低血壓導致的供血不足、腦血管炎、真紅細胞增多症等。

哪些人容易患短暫性大腦缺血性發作?

  • 老年人;
  • 高血壓、低血壓;
  • 高血脂、冠心病;
  • 血管炎;
  • 糖尿病;
  • 真紅細胞增多症;
  • 高纖維蛋白血癥;
  • 過度吸菸、飲酒;
  • 先天性脊髓血管畸形。

根據受影響的大腦區域的不同,短暫性大腦缺血性發作可表現出一系列的神經功能缺損症狀,最常見的有一側肢體的無力、麻木及雙眼發黑、失明等,持續數分鐘至 1~2 小時後可自行緩解,此時大多數患者可無任何症狀。

短暫性大腦缺血性發作的常見症狀有哪些

短暫性大腦缺血性發作的常見症狀包括:

  • 肢體無力:表現為單側或單個肢體的無力,下肢多見,多表現為突然發作的站立不穩、行走困難甚至倒地不起。
  • 面癱:突然出現的口角歪斜、伸舌偏向一側、因漏氣而無法鼓腮、做抬眉毛動作時額頭的皮紋消失。
  • 視覺障礙:可出現忽然的兩眼發黑,看不清眼前的事物甚至失明。
  • 感覺異常:單側身軀和/或肢體的感覺異常,可表現為麻木感、刺痛感、電擊感,感覺過敏或感覺遲鈍。
  • 語言功能受損:多表現為言語含糊不清,難以說出一個有意義的長句或能夠說出一個複雜長句但語法錯誤,不符合當前情境。
  • 其他症狀:頭暈、天旋地轉感、噁心、嘔吐等。

短暫性大腦缺血性發作可能會引起哪些併發症?

短暫性大腦缺血性發作一般可自行緩解,疾病本身不引起併發症,但其症狀可增加發生意外的風險。

短暫性大腦缺血性發作的預防主要在於危險因素的預防和及早發現並治療原發病。具體預防方法如下:

  • 及早發現並治療危險因素:如高血壓、高血脂、心臟疾病等。患者一旦發現這些疾病,應高度重視,及時就診。
  •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積極鍛鍊、合理飲食,注重心理健康。
  • 家族中出現多個短暫性大腦缺血性發作的患者,應警惕遺傳性因素,應及時進行基因檢測和血管造影檢查,評估患病風險,必要時選擇手術治療。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