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性便祕:症狀、病因及如何治療

當您有慢性(長期)便祕時,您需要找出其中的原因。

可能是您的身體狀況或者甚至是您服用的藥物導致的便祕。但也可能是因為您的“廢物處理系統”無法正常工作。這就是功能性便祕,或者叫做原發性便祕。這種便祕不是由其他原因引起的,在年幼的兒童和老年人中比較常見。

患者可能需要進行幾項特殊檢查,來確定其患上的是哪種功能性便祕。這些檢查可能會令人尷尬難為情,但是醫務人員經常做這種檢查,很快就會結束。它們為醫生提供需要了解的資訊,這樣醫生就能為患者提供最好的治療方案。

為了緩解便祕,患者可能需要改變下面這些習慣:

  • 吃過多加工食品。纖維含量很少或不含纖維的食物在腸道中停留的時間過長。停留過久會讓結腸吸收更多水分。這是乾硬大便的一種成因。
    • 正確做法:少吃快餐、薯片、熱狗和微波食品。
  • 纖維新增太快。從水果、蔬菜和其他食物中攝取纖維非常重要。但是要逐步在飲食中加入纖維。攝入纖維太多、太快會導致痛苦的腹脹和脹氣。
    • 正確做法:每天攝入 20~35 克纖維,但每天增加的攝入量不要超過 5 克。
  • 飲酒。酒精會加快體液的流動速度,導致大便乾硬,難以排出。
    • 正確做法:戒酒,多飲水。
  • 過於依賴乳製品。乳製作品和乳酪食用過多會讓便祕更加嚴重。
    • 正確做法:牛奶酒可能比較安全。這種發酵飲品是由牛、山羊、綿羊甚至大豆製成的,其中的菌種能幫助緩解便祕。
  • 不鍛鍊。運動不足會減緩食物在大腸或結腸中通過的速度。這可能是便祕的根本原因。
    • 正確做法:定期鍛鍊。
  • 依賴瀉藥。瀉藥在短期內可能有所幫助。但是時間久了,瀉藥會損害結腸中的神經細胞,影響排便時所需的肌肉收縮運動。瀉藥還會成為習慣,也就是說患者需要服用瀉藥才能排便。這些藥物有片劑、液體、栓劑和其他形式。
    • 正確做法:如果醫生認為瀉藥會有幫助,遵醫囑服用醫生推薦的瀉藥,且儘量少用。
  • 服用某些藥物。許多藥物在人體吸收時會減慢糞便的移動速度,從而引發便祕。這些藥物包括安眠藥、止痛藥、一些高血壓藥和抗抑鬱藥。
    • 正確做法:諮詢醫生是否是您服用的某種藥物引發的便祕。
  • 躲避排便。便祕時,人體需要更多時間排便,而不是更少。試著每天同一時間在馬桶上坐 15 分鐘,即使您“排不出來”。它能放鬆消化系統,暗示身體該排便了。
    • 正確做法:上廁所的時候,患者可以嘗試著將雙腳放在矮凳上,或者將膝蓋抬高到臀部上方。
  • 忽視排便訊號。如果患者忽視想上廁所的感覺,時間久了,這些訊號會越來越弱。腸道應該是在早上及飯後 30 分鐘左右最活躍。
    • 正確做法:聽從身體的訊號,即使非常忙或者用外面的廁所會感到尷尬也要及時去廁所。
  • 禁食。患者可能會認為少吃食物能幫助“清空”結腸。事實並非如此。
    • 正確做法:吃東西,尤其是吃含有纖維的健康天然食品,能幫助身體排便。
  • 忽略壓力管理。結腸是由神經系統控制的部分,神經系統就像人體的電線。如果您感到壓力或焦慮,您的腸道也會感覺到。
    • 正確做法:諮詢治療師,或者學習一些放鬆技巧,可能會讓情況好轉。
  • 忽視其他症狀。有時便祕可能表示存在更加嚴重的健康問題,比如結腸直腸癌。此外,便祕不盡早治療會導致臀部出現痔瘡、裂縫或傷口,以及其他併發症。
    • 正確做法:如果大便中有血,體重減輕且原因不明,或者加大液體和纖維攝入量後便祕超過 3 周,應該去看醫生。

如果患者在改變生活方式後仍然便祕,醫生可能會建議其他一些治療方法:

  • 瀉藥有助於排空腸道。儘管瀉藥可在藥店購買,但患者應該按照醫生的指示服用,因為不能使身體過度依賴瀉藥。此外,過度使用瀉藥可導致腹瀉。瀉藥有液體、片劑、凝膠糖、膠囊、顆粒或粉劑。
  • 纖維補充劑可增加糞便體積,使糞便更容易通過腸道。請注意,這些補充劑也可能引起腹脹。纖維補充劑包括車前草、多羧鈣和甲基纖維素纖維。
  • 滲透劑有助於大便儲存水分,更容易排出體外。這類藥物可引起脫水或體內礦物質不平衡,老年人或心、腎功能衰竭患者需慎用。滲透劑包括口服氫氧化鎂、檸檬酸鎂、乳果糖和聚乙二醇。
  • 大便軟化劑通過吸收腸壁水分來保持大便柔軟。醫生常對在如廁時不應用力的患者使用大便軟化劑,特別是剛做完手術的患者或剛分娩的產婦。大便軟化劑包括多庫酯鈉和多庫酯鈣。
  • 潤滑劑潤滑大便表面,使其更容易通過腸道。這類藥物常適用於肛門或直腸堵塞的患者。
  • 刺激性瀉藥可使腸道收縮,移動糞便。如果患者便祕嚴重且其他治療無效,醫生可能建議使用這類瀉藥。刺激性瀉藥可產生低鉀等副作用。刺激性瀉藥包括番瀉葉和比沙可啶。
  • 栓劑和灌腸劑為匯入直腸的瀉藥,如肥皂水、自來水或含磷酸鈉/磷酸氫鹽的灌腸劑。雖然這類藥物比口服瀉藥起效快,但大多數人不喜歡使用。如果患者患有心臟或腎臟疾病,不建議使用。

一旦患者大便變軟且可以輕鬆排便,醫生可能會建議患者停止服用瀉藥。如果患者已服用瀉藥一段時間,停藥後無法排便,應諮詢醫生。

更嚴重的便祕可能需要處方藥、生物反饋訓練(一種對如廁時需要擠壓而非放鬆的患者採用的肌肉重新訓練法)甚或手術治療。但這些治療方法需進一步諮詢醫生。

以下生活習慣可能導致便祕:

  • 缺乏運動。如果一個人不運動或久坐,那麼可能會出現便祕。特別是對於因身體原因而不得不長時間待在床上或者不能過多運動的人來說,這是導致其便祕的重要原因。缺乏
  • 纖維素。纖維素可以維持腸道中水分和物質的含量,這能使得糞便柔軟且更易排出。但如果飲食中沒有足夠的纖維素,就會發生便祕。
  • 身體缺水。液體,尤其是水可以使消化道中的食物處於流動狀態。
  • 不及時排便。如果便意產生而不及時排便,不久後便意可能會消失。或許因為過於繁忙或者是一定要用自己家的衛生間而導致了排便不及時,長期這樣下去可能導致便祕的發生。
  • 排便時間不規律。糞便在腸道中停留的時間越長,就會變得越硬,從而越難以排出。
  • 其他藥物所致。因治療其他疾病所服用的某些藥物會導致便祕。這些藥物包括某些抗酸劑,麻醉劑,抗抑鬱藥和治療高血壓的藥物。
  • 濫用瀉藥。瀉藥可以暫時治療便祕,但如果長時間依賴於瀉藥,腸道的功能可能因此發生一些變化,使得便祕情況變得更糟。

共有 3 種類型:

正常傳輸型便祕:這是最常見的一種。患有這種便祕時,結腸的肌肉正常收縮和放鬆:不會過快,也不會過慢。排洩物以正常速度排出。儘管如此,患者的大便可能較硬,排出困難。患者還可能伴有腹痛或腹脹。

多吃富含纖維的食物或服用特定的瀉藥能夠幫助改善病情。

慢傳輸型便祕:這種型別是指結腸排出廢物的速度不夠快。醫生們並不清楚其確切的原因。但可能是因為患者的神經沒有發出讓結腸肌肉正常運動的訊號。

這種便祕的症狀包括:

  • 沒有便意
  • 大便頻率低於一週一次
  • 大便乾硬
  • 腹脹或腹痛

這種便祕在年輕女性中比較常見。醫生們還不清楚其原因。

對於這種型別的便祕,瀉藥和纖維可能沒有效果,但行為訓練(生物反饋)可能會有所幫助。

排便障礙:排便過程需要盆底肌肉協調運動才能完成。肛門括約肌等盆底肌肉需要在適當的時候放鬆,這樣才能舒適地排便。患有這種便祕的人可能會有便意但排便比較困難。可能會比較痛苦。

如果您有下列情況,那麼您可能患上了這種便祕:

  • 大便費時,且要用力排便
  • 經常要用手指或灌腸劑幫助排便
  • 瀉藥或纖維補充劑無法緩解便祕

患有這種便祕的人往往還有痔瘡、肛裂、大便乾結。這些問題會使排便更加困難和痛苦,因此都需要治療。

這種便祕的原因目前尚不清楚,但是通常用行為訓練和鬆弛訓練來治療。

可從以下幾方面來預防便祕:

  • 儘量每天鍛鍊身體。不一定要劇烈運動,定期適量運動是非常重要的,就算是 15 分鐘的步行也會帶來好處。
  • 建議在膳食計劃中新增大量高纖維食物,包括水果、蔬菜、豆類、全麥麵包和穀物。但這些食物需要慢慢新增,如果一開始一次吃太多反而可能會導致便祕。
  • 不必要求自己每天一定要喝多少量的水。隨身攜帶一瓶水,記得當天把它喝完就可以了。果汁也同樣能夠達到補水的效果,但是對於其他飲料,如含咖啡因的液體(咖啡和軟飲料等)可能會讓人脫水,導致便祕情況加重。而且,牛奶也可以使一些人便祕。
  • 無論身在何處,只要感到便意,請及時如廁
  • 儘量每天都在同一時間段進行排便,這有助於形成一種規律。飲食有助於廢物通過結腸,所以可以嘗試在早餐 15 ~ 45 分鐘後去洗手間。確保預留充足的時間,這樣就不會過於匆忙。
  • 請不要在沒有諮詢醫生的情況下停止服用任何藥物,而應嘗試其他習慣來緩解便祕:多喝水,每天運動兩次,每次 15 ~ 20 分鐘,多吃富含纖維的食物。可向醫生諮詢是否應該服用瀉藥或其他藥物來幫助緩解便祕。
  • 服用瀉藥之前請充分考慮,首先應該嘗試多飲水,在個人飲食中新增更多纖維,並堅持鍛鍊。如果這些生活方式的改變都不起作用,請向醫生諮詢,醫生可能會建議嘗試服用瀉藥一段時間。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