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普通變異型免疫缺陷病:症狀、病因及如何治療

普通變異型免疫缺陷病是一種原發性(遺傳性)的免疫缺陷綜合徵,主要特點為患兒(者)體內起免疫作用的免疫球蛋白含量低下,導致機體免疫功能下降,並反覆感染[1][2][3]

  • 該病較罕見,在歐洲每 100 萬人中有 0.73~9.77 人患有此病[4]。部分患兒在幼年或青少年時期就會發病,也有部分患者在成年後才發病。由於該病診斷較困難,一般在出現症狀後 5 年左右才能確診[2],大部分患者確診年齡在 20~40 歲[5]
  • 該病為遺傳性疾病,與基因缺陷有關,但具體的發病機制暫未明確[1][6]
  • 感染是最常見的臨床表現,大部分患者以反覆感染為首發症狀。此外,患者還容易患上非感染性疾病[2][5]
  • 普通變異型免疫缺陷病的具體發病機制還未明確,因此目前以對症治療為主,主要包括輸注免疫球蛋白、抗感染和針對其他臨床表現的治療[2][3][6]
  • 該病屬於遺傳性疾病,暫無針對病因的治療手段,故該病預後不是很好。死亡年齡較低,死亡率較高,死因多為該病引發的各種臨床病症[5]
  • 該病尚無有效的預防該病的方法。但患兒(者)容易感染,平時應重視儘量預防感染。

由於普通變異型免疫缺陷病比較罕見,多數醫生對其認識不足[6];發病後若出現臨床症狀又會表現為另一種疾病;且該病在國內尚無診斷標準,歐美診斷標準也有缺陷,故極易延誤診斷[6]。根據歐洲統計資料,超過 70% 的普通變異型免疫缺陷病患兒(者)的診斷是延誤的[4]

哪些情況需要及時就醫?

雖然該病診斷困難,但如果患者出現以下情況還是應及時就醫,及時處理症狀:

  • 容易感染,如經常感冒、咳嗽、流鼻涕、拉肚子、發燒等。
  • 就算沒有感冒也經常咳嗽、咳痰。
  • 經常拉肚子,體重較輕。
  • 面板出現白色斑塊。
  • 面板出現淤血。
  • 身體體表部位出現腫塊。

建議就診科室

  • 兒科
  • 呼吸科
  • 消化科
  • 面板科
  • 血液科

醫生如何診斷普通變異型免疫缺陷病?

醫生會根據病史、體格檢查結果、輔助檢查結果來診斷普通變異型免疫缺陷病。需要注意的是,只有排除了其他可導致免疫球蛋白下降或免疫缺陷的病因,才能診斷為該病。

具體相關檢查如下:

  • 血液檢查[1][2][6]
    • 血清免疫球蛋白:免疫球蛋白 IgG 和 IgA 含量低下,免疫球蛋白 IgM 含量正常或低下。
    • 免疫細胞:免疫B細胞數量可能減少,免疫 T 細胞功能可能異常。
  • 肺部斷層掃描(CT)[2]可發現是否存在支氣管擴張。
  • 其他部位的 X 線片、CT、核磁共振:可發現身體深部是否存在結節、腫塊等。

醫生可能詢問患者哪些問題?

  • 你的症狀是什麼時候出現的?之前是否出現過類似症狀?
  • 症狀是有所減輕、維持不變還是持續加重?
  • 之前是否就診過?診斷結果是什麼?
  • 之前用過什麼治療方法?治療效果如何?
  • 是否有親屬也出現過類似症狀?

患者可以諮詢醫生哪些問題?

  • 我還需要做什麼檢查來確診?
  • 普通變異型免疫缺陷病的病因是什麼?
  • 我需要接受什麼治療?
  • 治療期間有什麼注意事項?
  • 這個病會給我的身體帶來什麼影響?
  • 這個病會遺傳嗎?

患兒(者)容易併發多種疾病,日常護理與注意事項因併發疾病而有所不同。不過很多患兒(者)容易感染、腹瀉,在平時需要對此進行關注。

  • 及時就醫:如果患兒(者)出現不舒服的症狀需及時就醫,儘早治療疾病。
  • 避免感染[7]開窗通風,保持環境清潔,避免與過多人員接觸,防止交叉感染。
  • 調整飲食[7]患兒(者)容易腹瀉,可請營養師調配營養液,減輕腹瀉。
  • 肛周面板護理[7]多次腹瀉容易引起肛周皮膚髮紅、糜爛。患兒(者)可在便後用清水沖洗肛門,用溼巾沾幹肛周面板,並塗外用藥,但需去醫院就診後再遵醫囑使用外用藥,最好不要自行買藥使用。

普通變異型免疫缺陷病的具體發病機制還未明確,因此目前以對症治療為主,主要包括輸注免疫球蛋白、抗感染和針對其他臨床表現的治療。

藥物治療[2][3][6]

  • 免疫球蛋白:所有患兒(者)在病程中均需靜脈輸注免疫球蛋白,以改善體內免疫球蛋白含量低下的狀態,提升免疫力。
  • 抗感染治療:由於患兒(者)極易感染,所有患兒(者)在病程中都可能會發生感染性疾病,因此感染後都需要使用抗生素、抗真菌藥物等殺滅體內感染的細菌或真菌。
  • 糖皮質激素:為免疫調節藥物,用於治療自身免疫性疾病。
  • 免疫抑制劑:能抑制機體的免疫功能,用於治療自身免疫性疾病。
  • 鐵劑、葉酸、維生素 B12可補血,用於治療貧血患兒(者)。
  • 化療:淋巴瘤患兒(者)需接受化療。

手術治療

  • 脾切除術[2][5]主要針對部分患有血液系統疾病的患者。
  • 腫瘤切除術:主要針對部分患有腫瘤的患者。

疾病發展和轉歸

普通變異型免疫缺陷病屬於遺傳性疾病,暫無針對病因的治療手段,只能對症治療,故該病預後不是很好。該病的平均死亡年齡為 42~44 歲,死亡率為 19.6%,死因多為肺功能衰竭、淋巴瘤、惡性腫瘤、肝臟疾病、嚴重感染等[5]

該病為遺傳性疾病,與基因缺陷有關,但具體的發病機制暫未明確[1][6]

普通變異型免疫缺陷病的常見原因有哪些?

  • 該病是一種遺傳疾病,與基因缺陷有關。部分患兒(者)之間有血緣關係,或他們的親屬也存在免疫球蛋白含量降低的症狀[3][4]
  • 具體的發病機制暫未明確[6]

患兒(者)體內免疫球蛋白含量降低,免疫功能下降,因此非常容易患上感染性疾病(以呼吸道感染和胃腸道感染為主)。此外患兒(者)還容易患上非感染性的疾病,如慢性肺部疾病、胃腸道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肉芽腫性疾病、惡性腫瘤等。

普通變異型免疫缺陷病的常見臨床表現有哪些[2][5]

  • 感染和發燒:
    • 感染是最常見的臨床表現,94% 的患者在發病後會至少經歷 1 次嚴重感染,92.86% 的患者以反覆感染為首發症狀。
    • 發生感染後,很多患者會發燒,多為反覆發作的 38~40℃ 中高燒[3]
    • 最常見的感染依次為支氣管肺炎、鼻竇炎和胃腸道感染。
  • 慢性肺部疾病:53.57% 的患者會出現慢性咳嗽、咳痰,其中大部分患者會發展為支氣管擴張。
  • 胃腸道疾病:53.57% 的患者會出現慢性腹瀉,其中大部分患者有體重減輕和營養不良的表現。
  • 自身免疫性疾病:35.71% 的患者在病程中會患上自身免疫性疾病,包括溶血性貧血、白癜風、慢性淋巴細胞性甲狀腺炎、免疫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惡性貧血等。
  • 肉芽腫性疾病:9.7% 的患者會患上肉芽腫性疾病,表現為病灶出現結節。肉芽腫可出現在肺、淋巴結、肝、面板、脾等器官中。
  • 血液系統疾病:部分患者會出現血液系統疾病,如血細胞減少、脾功能亢進等。
  • 惡性腫瘤:
    • 據統計,8.2% 的患者會患上淋巴瘤,且女性患者的發病率明顯高於男性患者。
    • 其他可能患上的惡性腫瘤還包括:乳腺癌、胃癌、黑色素瘤、結腸癌、肺癌等。

由於普通變異型免疫缺陷病屬於遺傳性疾病,且具體發病機制不明,故尚無有效的預防該病的方法。患兒(者)容易感染,平時應儘量預防感染。

  • 開窗通風,注意保暖,儘量預防感冒等呼吸道感染。
  • 注意飲食衛生,飯前飯後洗手,儘量預防胃腸道感染。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