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性耳漏:症狀、病因及如何治療

血性耳漏(Bloody Otorrhea)又稱為血性耳溢液,是指外耳道積聚血性液體或者流出血性液體,是耳部疾病的一種症狀。大多數是由外傷引起的,如外耳道或外耳部的外傷、顱骨骨折、顱內損傷、手術損傷等。還有一些是由外耳道和中耳部的疾病引起的,如大皰性鼓膜炎、急性化膿性中耳炎、中耳癌等。

  • 外傷引起的血性耳漏是最常見的,包括挖耳時力道控制不當、手掌擊打耳面部時力度過大、外耳道有異物等引起的外傷。患者出現耳痛耳鳴、外耳道有少量的血性液體等,提示可能是鼓膜破裂穿孔引起的血性耳漏。
  • 病理性引起的血性耳漏,主要是由外耳道和中耳部的疾病引起的。患者會出現耳痛耳鳴、聽力減退、頭暈等症狀,考慮急性中耳炎、頸靜脈球體瘤、中耳癌等引起的血性耳漏。
  • 一旦出現血性耳漏應當立即就醫治療,醫生通常根據體格檢查、實驗室檢查、影像學檢查、病理學檢查等檢查來明確診斷。
  • 日常生活中應注意保護耳朵,避免長時間、大音量的使用耳機,不要大力擤鼻涕,不要用尖銳物體挖耳朵,洗澡時注意耳朵不要進水。

何時就醫?

出現血性耳漏時要引起重視,儘早地就醫治療,明確病情。

就診科室

  • 急診科
  • 耳鼻喉科
  • 血管外科
  • 腦外科

就醫前準備

為了幫助醫生快速又準確的診斷和治療,患者可以事先準備好以下問題:

  • 是否有過家族史?
  • 是否有上呼吸道感染病史?
  • 耳痛的症狀什麼時候開始的?
  • 是否發熱?
  • 是先耳痛還是先流出血性液體的?
  • 外耳道有血性液體是什麼時候開始的?出血量多大?
  • 外耳道是第一次出現血性液體嗎?
  • 是否有外傷史或其他的手術病史?
  • 曾服用過什麼藥物嗎?藥物治療的效果如何?
  • 有過什麼過敏史嗎?
  • 是否有其他疾病或者不適?

常用檢查

  • 體格檢查

1)病史:詳細詢問患者的基本情況,以及出現血性耳漏的時間、誘因、症狀等問題。

2)視診:觀察患者外耳情況,有無異物,耳部面板是否異常,乳突區有無紅腫等。

3)觸診:觸控患者耳廓周圍及面頸部周圍有無淋巴結,乳突區有無壓痛感。

  • 專科檢查

1)通過耳鼻喉科的專業裝置,如耳鏡進行中耳部、鼓膜等部位檢查,可以發現鼓膜是否破裂穿孔、鼓膜上是否有血皰、是否有息肉腫瘤等。通過聽力檢查可知曉患者的聽力情況、聽力損傷程度等。前庭功能檢查可以知道前庭部的損傷情況。

  • 實驗室檢查

1)血常規:血常規是實驗室最基礎的、最常用的檢查專案。通過白細胞計數,可以提示有無感染存在,判斷是細菌性感染還是病毒性感染。

2)體液檢查:通過檢查耳溢液的顏色、清亮度、氣味、有無凝塊、細胞數量等,來判斷耳漏的型別。

3)生化檢驗:檢查血性腦脊液耳漏的葡萄糖含量。

4)微生物檢查:通過病原體微生物培養,可以提供由感染引起的血性耳漏的臨床診斷依據,通過藥敏試驗以確保對症下藥。

  • 影像學檢查

1)CT(電子計算機斷層掃描):可以看出顱骨的損壞範圍,提供腫瘤診斷的依據,淋巴結有無轉移等,還有觀察腫瘤有無影響周圍血管的情況。

2)MRI(核磁共振成像):能更清晰的瞭解腫瘤的大小、有無浸潤周圍軟組織和癌轉移。

  • 病理檢查

1)病理切片檢查能更明確腫瘤的診斷,對耳內新生長出來的異物進行活檢,為醫生的診斷提供標準。

治療原則

積極治療原發病

1)大皰性鼓膜炎

  • 先抗病毒治療,減輕耳痛的症狀。如果耳痛劇烈時,可服用布洛芬、雙氯芬酸鈉緩釋片等止痛藥。
  • 可以使用透熱療法促進耳內液體吸收,大皰自行吸收消失。
  • 還可以在醫生無菌操作下,刺破大皰,再使用氧氟沙星滴耳液、氯黴素滴耳液等抗生素類滴耳液。
  • 服用阿莫西林、頭孢氨苄等抗生素藥物,還需繼續服用抗病毒藥物,如抗病毒口服液等,以防繼發性感染。

2)急性化膿性中耳炎

  • 先控制感染,用過氧化氫溶液清洗耳道,引流出膿液,再針對病因對症下藥,服用甲硝唑、阿莫西林等藥物。

3)顱骨顱內的外傷

  • 藥物治療:外耳道流出血性的腦脊液時,不能堵塞其流出,讓其慢慢流出,必須保證絕對的臥床平躺休息,並且頭部要處於高位的狀態,儘量避免用力的咳嗽和打噴嚏。首先要治療顱骨的外傷,再治療外傷導致的耳漏,同時使用抗生素避免出現顱內的逆行性感染。
  • 手術治療:經過一段時間的藥物治療後,患者依然存在耳漏的症狀,並且具有手術治療的適應症,可以考慮手術治療。如經顱的修補術、顱外的修補術等,手術後外耳道要使用75%乙醇擦拭消毒,用無菌的醫用紗布覆蓋住,避免出現二次感染。

4)腫瘤

  • 手術治療:通過手術治療摘除腫瘤,以切除全部腫瘤為原則,再根據腫瘤的部位、浸潤和轉移,採取不同的手術治療方法。
  • 放射療法:根據病情評估手術的可行性,再結合放射療法,延緩和阻止腫瘤的生長。有些患者經過放療使得腫瘤縮小後,可以再進行手術治療。有些患者腫瘤不能通過手術切除,可以通過放療法緩解症狀。

全身治療

可適當使用阿莫西林、氨苄西林、頭孢氨苄等抗生素藥物進行治療,來控制感染,得以治癒,再根據患者的情況可以給予適當補液等。

區域性治療

1)鼓膜穿孔前

  • 可以使用一些滴耳液和滴鼻液,如1%酚甘油滴耳液、含有激素的抗生素滴鼻液、1%麻黃鹼液的滴鼻液等,再配合服用羅紅黴素等抗生素類藥物,從而增強嚥鼓管的通暢度,來減輕區域性炎症。
  • 如果炎症較重,經過藥物治療後無明顯改善,可以考慮進行手術治療,如鼓膜切開術,下鼓室切開術,乳突切開術等。

2)鼓膜穿孔後

  • 先將外耳道膿液引流或吸淨,可使用3%的過氧化氫溶液清洗並引流出膿液,或者使用吸引器將耳內膿液吸乾淨,再使用抗生素水溶性滴耳液,如利福平滴耳液、0.3%氧氟沙星滴耳液等,來減輕炎症,引流出膿液。
  • 膿液減少、炎症減輕後,可使用乙醇製劑或甘油製劑的滴耳液,如3%硼酸乙醇滴耳液、5%氯黴素甘油等,再服用阿莫西林、頭孢氨苄等抗生素藥物進行聯合治療。
  • 膿液和炎症徹底消除後,部分患者的症狀可以痊癒。

常見病因

1. 耳部的外傷

  • 外傷可以引起血性耳漏,這是血性耳漏的最常見的病因之一。如外耳部受到重力拍打、異物進入外耳道、爆破時震破鼓膜、手術後的機械損傷等,通常出血量不大,有部分患者會喪失聽力。

2. 顱骨顱內的外傷

  • 顱底骨折和顱內損傷時,耳漏可出現清亮或水性液體。出現血性液體時,提示是顱內出血伴隨腦脊液流出,可見鼓膜後出血,通常會出現意識低下或模糊、腦神經麻木、頭痛等症狀。這種外傷導致的腦脊液血性耳漏,切忌堵塞外耳道阻止液體流出。

3. 耳部息肉

  • 耳部息肉,可以產生膿液樣或者伴有血絲樣的液體。息肉體積過大時,會堵塞外耳道,導致聽力部分喪失。

4. 過敏

  • 過敏時引起的鼓膜穿孔,可以產生清亮、或者伴有血絲的混濁耳溢液。

5. 外耳道皮炎

  • 接觸性皮炎、傳染性溼疹皮炎、脂溢性皮炎等,外耳道可出現水腫,產生膿液樣的耳漏或者血性耳漏。

6. 大皰性鼓膜炎

  • 患者常以出現突發性的耳痛為主,耳痛症狀快速加重,大皰破裂後流出血性的液體,耳痛得以減輕。耳痛發作時間短,還可以出現輕度的聽力減退、耳鳴、耳脹、眩暈等症狀,伴隨著發熱、全身乏力等不舒適感。
  • 這種病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患者若有上呼吸道感染的病史,突然出現耳痛的症狀,用耳鏡檢查時,可以看見外耳道深部面板以及鼓膜處充血樣,並且可以觀察到血皰。膿性液體經過細菌的微生物培養,可以確定細菌感染的型別。

7. 急性化膿性中耳炎

  • 患者出現劇烈的耳痛、耳鳴,伴有聽力減退等症狀,還會出現全身畏寒、體溫上升等不適感。當鼓膜化膿穿孔後會流出血性膿樣液體,形成血性耳漏。隨著病情的變化可發展成黏液性或膿性的耳漏。

8. 乳突炎

  • 大多數急性化膿性中耳炎可以發展成乳突炎,乳突部的面板出現紅腫樣,伴有壓痛感,外耳道有紅腫或者凹陷。病情嚴重者鼓膜穿孔後,可流出較多的膿液樣或伴有血樣的膿性液體。

9. 良性腫瘤

  • 頸靜脈球體瘤是一種良性腫瘤,可引起血性耳漏。患者會出現頭暈、耳鳴、耳內悶熱感等症狀,並伴有外耳道反覆出血、聽力減退,後期會出現耳痛、面部僵硬麻木、損害腦神經或視神經等症狀。

10. 惡性腫瘤

  • 中耳癌早期耳道內會出現血性分泌物,並伴有惡臭味、嚴重的耳痛、聽力逐漸減退直至喪失等症狀。後期會有面癱、張口困難等表現。經血性耳溢液影響後的部位,會出現聽覺喪失,劇烈疼痛等症狀。外耳道或者中耳部,可以看見肉芽組織或息肉樣組織,出現癌轉移時,會引發其轉移部位的相應不良症狀。

11. 韋格納肉芽腫

  • 這種疾病是一種壞死性肉芽腫性血管炎,由區域性性肉芽腫性炎症進展成瀰漫性、壞死性、肉芽腫性炎症,能引起鼓膜穿孔和血性耳漏。患者可出現聽力緩慢逐漸地喪失、咳喘氣短、胸痛等症狀。

12. 顳骨放射性骨壞死

  • 血性耳漏是顳骨放射性骨壞死的罕見表現。極少數患者接受過面頸部的放射療法後,會出現大量的血性耳漏,這是由於頸內假性動脈瘤引起的。通過治療能控制住出血,並且無神經方面的後遺症。

13. 手術併發症

  • 血性耳漏是一種罕見的手術併發症。術後患者會出現雙側外耳道血腫樣,並流出血樣液體,但是聽力沒有減退或損失。可能是患者手術時的體位姿勢,與手術期間用的抗凝劑相結合後,產生了手術併發症。

臨床表現

血性耳漏表現為外耳道有血性液體積聚或者流出血性的液體,可出現耳痛耳鳴、眩暈、耳內悶脹感、發熱、聽力減退等症狀。

日常護理

  • 經常保持室內衛生清潔,多通風,保證室內空氣對流。
  • 季節交替時要注意防過敏。
  • 多參加適度的戶外活動,勤鍛鍊,加強免疫力。
  • 避免受涼,防止上呼吸道感染。
  • 要控制好自身的慢性疾病,如高血壓、糖尿病等。
  • 飲食上要忌辛辣、生食、堅硬等過於刺激性的食物。多食用清淡的、含有豐富維生素的食物。忌食用過粗或過硬的食物,多食用流食,如麵條、粥類等。

預防措施

  • 減少耳機的使用量,防止高分貝的聲音損傷耳膜。
  • 出現鼻咽部的慢性炎症時,不能用大力擤鼻涕,應積極配合醫生治療。
  • 不能使用尖銳的物體掏耳朵,掏耳時避免用力不當,不能太過頻繁的掏耳朵,防止外耳道或者鼓膜的損傷等等。
  • 哺乳期時要注意乳汁的流出速度,和使用正確的哺乳姿勢,應把嬰兒的頭部豎直,防止嬰兒出現嗆奶情況。
  • 檢查清潔小孩的耳朵時,應當掌握正確的姿勢,固定好小孩,防止小孩運動時挫傷耳部。
  • 有外耳道外傷和鼓膜外傷或穿孔的患者,不宜進行水下運動,洗澡時可使用耳塞或棉球塞住耳道,防止水進入耳內。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