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周炎:症狀、病因及如何治療

牙周炎(periodontitis)是發生於牙周組織的慢性炎症。牙周組織即牙齒周圍的組織,主要功能是支援、固定和營養牙齒,包括牙槽骨、牙齦、牙周膜和牙骨質。炎症可波及牙齦軟組織以及牙齒深部的支援組織,病變嚴重時可導致牙齒鬆動或脫落。

  • 病因:牙菌斑引起的炎症會導致牙齦炎,繼續感染牙齒深部組織形成牙周炎。口腔衛生習慣不佳、吸菸、營養不良、免疫力低下等人群發生牙周炎的風險高。
  • 症狀:牙周炎可表現為牙齦腫脹、發紅、易出血、觸痛,牙齦退縮,牙周袋形成等。病變嚴重時可破壞牙槽骨,導致牙齒鬆動或脫落。
  • 診斷:醫生會進行口腔檢查以發現牙周炎症狀,通常會建議拍攝牙齒 X 線片以明確是否存在骨吸收。
  • 治療:牙周炎需要儘早、徹底治療,早期治療效果好,可控制炎症、阻止病變進展,牙槽骨也可有少量修復。初期可通過深度清潔、平整牙根、應用抗生素等方法治療;嚴重的牙周炎需要進行手術治療。
  • 預防:養成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是預防牙周炎最好的方法,每天至少刷牙 2 次,至少使用 1 次牙線,定期到口腔科就診,進行口腔健康檢查和清潔。

何時應就醫?

如出現牙周炎症狀時,應儘快就診。

就診科室

  • 口腔科

如何診斷牙周炎?

醫生首先會詢問病史,然後會建議通過拍攝牙齒 X 線片,以明確是否存在牙槽骨吸收。具體如下:

  • 瞭解病史,以明確是否存在導致牙周炎風險升高的因素。
  • 檢查口腔,查詢是否有牙菌斑、牙石,是否易出血。檢查是否有牙齦萎縮,通過口腔探針檢查牙齒與牙齦是否分離,是否存在牙周袋。
  • 拍攝牙齒 X 線片,以發現是否存在骨吸收。

醫生可能詢問患者哪些問題?

  • 首次出現症狀是什麼時間?
  • 症狀是持續存在還是偶爾出現?
  • 刷牙的頻率如何?
  • 是否使用牙線?使用頻率如何?
  • 是否患有其他疾病?
  • 服用哪些藥物?
  • 是否吸菸?
  • 是否有定期到口腔醫院就診的習慣?

患者可能詢問醫生哪些問題?

  • 發病原因是什麼?
  • 需要進行哪些檢查?
  • 最好的治療方法是什麼?還有其他治療方法嗎?
  • 治療後需要注意哪些事項?
  • 在家可以採取哪些措施,使自己的牙齒和牙齦保持健康?
  • 如何預防再次患病?
  • 養成良好的牙齒衛生習慣,在飯後和吃零食後刷牙,每天至少 2 次。
  • 使用刷毛柔軟的牙刷,每 3~4 個月換一次牙刷。
  • 電動牙刷對於清潔牙菌斑和牙石更有效。
  • 每天使用牙線。
  • 使用漱口水有助於減少牙菌斑,請遵循醫生的建議使用。
  • 定期到口腔科就診,進行牙齒清潔。
  • 不吸菸,不使用口嚼煙。

牙周炎需要儘早、徹底治療。治療目標是徹底清潔牙周袋,預防骨吸收。牙周炎一般可以治癒,早期治療效果好,可控制炎症、阻止病變進展,也可少量修復牙槽骨。同時,患者還需要注意日常護理和預防。

如何治療牙周炎?

牙周炎應儘早發現並徹底治療。

非手術治療

初期醫生一般採用以下非手術治療方法:

  • 潔治術:通過使用器械、鐳射或超聲等,去除牙齒表面和牙齦下方的牙石和細菌。
  • 平整牙根表面,阻止牙石和菌斑繼續形成,促進炎症消退和患處癒合。
  • 區域性應用或口服抗生素:有助於控制細菌感染。可以區域性應用抗生素溶液漱口,或是在牙齦與牙齒的間隙應用抗生素軟膏,但一般需要口服抗生素才能徹底清除細菌感染。

如有疼痛,可在家服用對乙醯氨基酚、布洛芬藥物緩解疼痛。注意安全用藥,閱讀並遵循藥品標籤上的說明。

手術治療

如果牙周炎比較嚴重,醫生一般會選擇行手術治療。

  • 牙周翻瓣手術:通過在牙齦做一個小切口暴露牙根,更徹底的清潔和平整牙根,必要時可修整牙槽骨。
  • 軟組織移植:當牙齦組織受損時,牙齦會退縮。將上顎或其他部位的組織移植至受損的牙齦,可覆蓋暴露的牙根,減輕牙齦退縮,使牙齒更美觀。
  • 植骨:當牙周炎破壞牙槽骨時,可採用骨移植的方法進行修復,移植物的來源可以是患者自身的一小部分骨、人造骨或者是他人捐獻的骨。植骨可以固定牙齒預防脫落,還可以引導骨再生。
  • 引導組織再生術(Guided Tissue Regeneration):當牙槽骨被破壞時,醫生通過手術在牙齒與牙槽骨之間放置一片織物樣物,可以阻止牙齦等組織向牙根生長,誘導牙槽骨再生。
  • 應用組織刺激蛋白:在發生病變的牙根塗抹一種特殊的軟膏,其中包含牙釉質生成過程中存在的蛋白,可刺激骨組織和其他組織生長。
  • 拔牙。

牙周炎是怎樣發生的?

牙菌斑是導致牙周炎發生的重要因素。當牙菌斑中的致病菌毒力過於強大,機體的保護作用不足,或者是免疫系統的反應過激時,可引起炎症反應,導致牙周組織破壞,引發牙周炎。

如果不治療,牙菌斑會通過以下過程導致牙周炎:

  • 牙菌斑形成,其中的細菌以攝入食物中的糖為食,產生毒素和其它化學物質。這些毒素刺激牙齦,導致牙齦易發生腫脹和出血。
  • 牙菌斑會硬化形成牙石,其中含有大量細菌,並且很難清除。牙石會進一步刺激牙齦,導致牙齦與牙齒分離。牙菌斑和牙石會導致牙齦炎。
  • 牙齦炎繼續發展會導致牙周炎,形成牙周袋,其中充滿牙菌斑、牙石和細菌。隨著牙周袋加深,會存積更多細菌。如仍不治療,會導致牙齒周圍的組織和牙槽骨缺損,最終導致牙齒鬆動、甚至脫落。

哪些因素會增加患牙周炎的風險?

  • 口腔衛生習慣不佳,刷牙不規律或不正確,沒有定期洗牙。
  • 吸菸或使用口嚼煙的人群更易患牙周炎,且炎症更嚴重,會導致牙齒脫落並難以治療。
  • 有牙齦病家族史。
  • 患有導致免疫力降低的疾病,例如艾滋病、白血病、癌症等,糖尿病也會增加牙周炎風險。
  • 激素水平改變,例如懷孕或絕經。
  • 使用某些影響口腔健康的藥物,例如一些抗癲癇藥物和抗心絞痛藥物。
  • 不良的飲食習慣,如食物中維生素和礦物質較少會降低免疫力,攝入過多含糖食物會增加牙菌斑的產生。

牙周炎有哪些型別?

主要有以下幾種:

  • 慢性牙周炎:最常見,多數患者為成人,常由牙菌斑累積引起,病情緩慢加重,若不治療則可能引起牙齦和牙槽骨破壞,甚至牙齒脫落。
  • 侵襲性牙周炎:發生於較年輕者,多為青春期前後或 30 歲以下人群,牙周支援組織破壞迅速且嚴重。
  • 反映全身疾病的牙周炎:一些全身疾病以牙周炎作為突出表現之一,包括艾滋病、糖尿病等。

牙周炎有哪些症狀?

健康的牙齦為淺粉紅色,堅韌緻密,緊貼牙面。發生牙齦炎時會出現牙齦發紅、腫脹及觸痛,刷牙或使用牙線清潔牙齒時,牙齦易出血。

牙齦炎若不治療,常會進展為牙周炎,進一步出現以下症狀:

  • 牙齦顏色鮮紅、暗紅或略帶紫色;
  • 牙齦與牙齒分離;
  • 牙齦與牙齒間有膿液;
  • 口腔異味;
  • 牙齒的咬合方式發生改變;
  • 牙齒鬆動。

牙周炎可能導致哪些併發症?

牙周炎未經治療而發展到重度時,會導致牙齒脫落,還可能導致以下併發症:

  • 根分叉病變:發生於多根牙,如磨牙和前磨牙的牙根分叉區域,牙根分叉區周圍可有不同深度的牙周袋(注:正常牙齦緊貼牙齒,二者間的潛在間隙為牙齦溝,深度 1~3 mm,牙齦溝病理性加深即形成牙周袋),嚴重者有牙槽骨吸收。
  • 牙周-牙髓聯合病變:即同一顆牙同時出現牙周病變和牙髓病變。
  • 牙周腫脹。
  • 牙齦退縮:牙齦的邊緣向牙根方向移動。
  • 牙根敏感症:牙齒接觸到機械刺激(例如刷牙、接觸硬物)或者是受溫度或甜酸食物刺激時,出現一過性的異常痠軟疼痛感覺。
  • 口腔異味。

預防牙周炎最好的方法,是儘早養成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並持續終生。

如何預防牙周炎?

  • 保持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每天刷牙至少 2 次,每次 2 分鐘,晨起和睡前各 1 次;每天至少使用 1 次牙線;在刷牙前使用牙線可以清除一些食物顆粒和細菌;使用含氟牙膏。
  • 應定期到口腔科就診,進行口腔健康檢查和清潔。18 歲以下應至少每年進行 1 次口腔健康檢查,成人應至少每 2 年檢查 1 次。
  • 如果存在導致牙周炎風險升高的因素,可能需要更頻繁地進行專業的口腔清潔。
  • 不吸菸,不使用口嚼煙。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