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腸俞穴 - 裂結俞 - 針灸穴位

大肠俞,经穴名。出自《脉经》。别名裂结俞。属足太阳膀胱经。位于脊柱区,第4腰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在腰背筋膜、最长肌和髂肋肌之间,有第4腰动、静脉后支,布有第4、5腰神经皮支,深层为第4、5腰神经后支的肌支。主治腰腿痛、腹胀、腹泻、便秘等胃肠病证。直刺0.8-1.2寸。

名詞釋義

大腸,大腸腑也。俞,輸也。大腸俞名意指大腸腑中的水溼之氣由此外輸膀胱經。

功能作用

溫裡散寒,通調腸腑。

定位

位於脊柱區,第4腰椎棘突下,後正中線旁開1.5寸。

解剖

在腰背筋膜、最長肌和髂肋肌之間。有第4腰動、靜脈後支。布有第 4、5腰神經皮支,深層為第 4、5腰神經後支的肌支。

詳細主治

1、腰腿痛。2、腹脹、腹瀉、便秘等胃腸病證。 

詳細操作

俯臥,位於第四頸椎棘突下間,正中線旁開1.5寸處取穴。直刺0.8-1.2寸。艾炷炙5-0壯,或艾灸炙10-20分鐘。

臨床運用

現代常用於治療腸炎、痢疾、便秘、小兒消化不良、腸出血、淋病、遺尿、腎炎、腳氣、腰痛、骶髂關節炎、骶棘肌痙攣、急性腸梗阻、闌尾炎、坐骨神經痛。

配伍

1、配氣海穴、天樞穴、太溪穴治繞臍切痛。2、配腎俞穴治洞瀉、食不化。3、配中脘穴、膀胱俞穴魂門穴治腸鳴。4、配中脘穴、小腸俞穴、合谷穴治痢疾。5、配曲泉穴、陰陵泉穴、然後穴治洩瀉。6、配腎俞穴、胃俞穴、天樞穴治便秘。7、配長強穴、承山穴、百會穴治脫肛。8、配足三里穴、關元穴、腎俞穴治遺尿。9、配小腸俞穴治小便難。10、配章門穴、膈俞穴、胃倉穴治脊強不得俯仰。

相關論述

1、《脈經》:“大腸俞在背第十六椎。”2、《已經理解》:“俞者言其氣之所輸也,……。大腸俞在十六椎下。”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