檵木根 - 中藥材

檵木根,中药材名。为金缕梅科植物檵木Loropetalumchinense(R.Br.)Oliv.的根。具有止血,活血,收敛固涩的功效。主治咯血,吐血,便血,外伤出血,崩漏,产后恶露不尽,风湿关节疼痛,跌打损伤,泄泻,痢疾,白带,脱肛。

功效作用

功能

止血,活血,收斂固澀。

主治

咯血,吐血,便血,外傷出血,崩漏,產後惡露不盡,風溼關節疼痛,跌打損傷,洩瀉,痢疾,白帶,脫肛。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5-30g。外用:適量,研末敷。

注意事項

本品劇毒,應在醫師指導下服用,孕婦、心臟病、潰瘍病患者及小兒忌用。

藥理作用

1、對子宮的作用:根的煎劑對大鼠、小鼠、豚鼠及家兔的離體子宮均有興奮作用,使子宮的擺動、張力增加。給雌性大鼠口服根煎劑20g/kg,連服3星期,對由它哺乳的仔鼠的生長髮育、體重並無影響。

2、對血管的作用:在離體灌流試驗中,根的煎劑能擴張大鼠後肢血管,並對抗組織胺引起的水腫。

毒理作用

家兔口服根的煎劑12-15g/kg,連續3d,對BSP瀦留率無明顯影響;小鼠腹腔注射LD50為54g/kg,故煎劑毒性很小。

相關論述

1、南藥《中草藥學》:“通經活絡,收縮子宮,主治血積經閉,產後惡露不暢,肺結核咯血。”

2、《湖北中草藥志》:“健脾,利溼,活絡。用於風溼痺痛、脫肛、子宮脫垂、血瘀經閉、白帶、跌打損傷等症。”

3、《全國中草藥彙編》:“治外傷出血。”

臨床應用

相關配伍

1、治咳血:檵木根120g,水煎服。(《江西草藥》)

2、治上消化道出血:檵木、紫珠草、蒲公英各30g。每日1劑,上、下午二次分服。[《浙江中醫學院學報》1982,(6):21]

3、治產後惡露不暢:桂花細鬚根120-150g。加水煎汁,衝黃酒500g,紅糖180g,產後第2日起早晚飯前分服。(《天目山藥用植物誌》)

4、治跌打吐血:檵花根或葉,煮豬精肉服。(《湖南藥物志》)

5、治脫肛:檵木根30g,豬直腸5寸。燉湯,第1次喝湯;第2次連湯及腸內服。(江西《草藥手冊》)

6、治婦女白帶:檵花根60-90g。切片,露七個晚上後,入鍋內焙乾,再用酒炒3次,同未生過蛋的雌雞一隻(去腸雜),酌加紅糖燉熟。分二三次服(喝湯食肉)。(《福建民間草藥》)

7、治齒痛:檵木根30g,雞、鴨蛋各1枚。煮熟,兌紅糖60g服。(《湖南藥物志》)

8、治痢疾、腹瀉:檵木根30g,楓樹根24g,石榴根15g。水煎服。(《福建藥物志》)

加工炮製

採收加工

全年均可採挖,洗淨,切塊,曬乾或鮮用。

炮製方法

揀去雜質,切成小片,篩去灰屑。

藥材鑑別

藥材性狀

根圓柱形、拐狀不規則彎曲或不規則分枝狀,長短粗細不一。一般切成塊狀,表面灰褐色或黑褐色,具淺縱紋,有圓形的莖痕及支根痕;栓皮易呈片狀剝落而露出棕紅色的皮部。體重,質堅硬,不易折斷,斷面灰黃色或棕紅色,纖維性。氣微,味淡、微苦澀。

植物學資訊

植物種屬

金縷梅科檵木屬檵木。

形態特徵

常綠灌木或小喬木,高約1-4m。樹皮深灰色;嫩枝、新葉、花序、花萼背面和蒴果均被黃色星狀毛。葉互生;葉柄長2-3mm;托葉早落;葉片革質,卵形或卵狀橢圓形,長1.5-6cm,寬0.8-2cm,先端短尖頭,基部鈍,不對稱,全緣。花6-8簇生小枝端,無柄;花萼短,4裂;花瓣4,條形,淡黃白色;雄蕊4,花絲極短,花葯裂瓣內卷,藥隔伸出成刺狀;子房半下位,2室,花柱2,極短。木質蒴果球形,長約1cm,褐色,先端2裂。種子2,長卵形,長4-5mm。花期4-5月,果期10月。

分佈區域

分佈於我國中部、南部及西南各地。

道地產區

產於湖南、江西、福建、安徽、浙江等地。自產自銷。

生長環境

常生於向陽山坡、路邊、灌木林、丘陵地及郊野溪溝邊。

生長見習

適應性較強,對土壤要求不高,可利用荒坡或林邊栽種。

繁殖方式

用種子繁殖,育苗移栽。

栽培技術

育苗移栽:3-4月在整好的地上,作1.3m寬的畦,開橫溝,溝距33cm,深約3cm,播幅10-13cm,每1h㎡用種子112.5-150kg,勻撒溝裡,施人畜糞水後,蓋草木灰約1cm。培育至第4年春季即可移栽,3-4月在整好的地上,按行、株距各1m開穴,每穴栽苗2株,填土壓緊,澆水。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