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檗 - 中藥材

小檗,中药名。为小檗科植物华西小檗Berberissilva-taroucanaSchneid.等多种同属植物的根和茎、枝。分布于甘肃、湖北、四川和云南。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之功效。用于湿热泄泻,痢疾,口舌生疮,咽痛喉痹,目赤肿痛,痈肿疮疖。

功效作用

功能

清熱燥溼,瀉火解毒。

主治

用於溼熱洩瀉,痢疾,口舌生瘡,咽痛喉痺,目赤腫痛,癰腫瘡癤。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9g;或研末。外用:適量,煎水滴眼,或洗患處。

藥理作用

小檗鹼具有抑菌作用;同時也具有毒性。

相關論述

《本經經集註》:“主口瘡。”

臨床應用

相關配伍

治口瘡:龍膽三兩,黃連二兩,子檗四兩。凡三物以水四升,先煮龍膽、黃連,取二升,別漬子檗令水淹潛,投湯中和,稍含之。(《小品方》小檗湯)

附註

小檗在加工過程中,小檗鹼在加熱的條件下容易轉化成小檗紅鹼,而小檗紅鹼的毒性遠大於小檗鹼,因此在加工工藝中應引起注意。

加工炮製

採收加工

春、秋季採挖,曬乾。

藥材鑑別

藥材性狀

莖枝圓柱形,稍直,多分枝,直徑1-5mm,長短不一。表面黑褐色或棕黑色,具縱皺紋,針刺多單一,稀三叉。質硬,易折斷,折斷面纖維性;橫切面皮部淡黃色,木部黃色,有較密放射狀紋理,髓部較小,黃白色。氣微,味苦。以莖枝粗壯、斷面色黃者為佳。

植物學資訊

植物種屬

小檗科植物華西小檗。

形態特徵

落葉灌木,高1-3米。老枝暗灰色,散生疣點,具條稜,幼枝紫褐色或淡黃色,光滑無毛;莖刺單生或缺如,偶三分叉,細弱,長3-7毫米。葉紙質,葉片倒卵形,長圓狀倒卵形或近圓形,長2-6釐米,寬0.7-3.5釐米,先端圓形或鈍,具短尖,基部狹楔形或驟狹,上面深綠色,中脈和側脈微隆起或扁平,背面蒼白色,不被白粉,中脈和側脈隆起,兩面網脈顯著,葉緣平展,全緣或每邊具數枚細小刺齒;葉柄長0.5-2.5釐米,有時近無柄,光滑無毛。花序由6-12朵花組成疏鬆傘形狀總狀花序,長3-8釐米,包括總梗長3-10毫米,無毛,花序基部有時簇生數花;花梗長0.5-2釐米,簇生花梗長達3釐米;苞片長1-1.5毫米;花黃色;小苞片卵狀披針形,長約2毫米;萼片2輪,外萼片倒卵形,長約4毫米,寬約3.5毫米,內萼片倒卵形,長約6毫米,寬約4.5毫米;花瓣倒卵形,長約4.5毫米,寬約3.5毫米,先端近全緣,基部具2枚分離腺體;雄蕊長3.5毫米,藥隔先端突尖;胚珠2枚,無柄。漿果長圓形,長9-10毫米,直徑4-5毫米,成熟時深紅色,頂端無宿存花柱,不被白粉。花期4-6月,果期7-10月。

分佈區域

分佈於甘肅、湖北、四川和雲南。

生長環境

生於海拔2000m以上的山坡林下陰溼地或路邊。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