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明明一直很乖,為啥會有自殺的念頭

最近的熱播劇《小歡喜》中,幾個小主角丁一、英子、磊兒都有過自殺傾向。幾個孩子放在現實中都是比較懂事的。但這幾個懂事的孩子,都“不約而同”把自殺的原因歸因於自身。下面我們以英子為例分析一下:

英子的成績已經很好,但母親還是不斷地敲打她。每做一件事情,她都要掂量這件事情宋倩會不會同意,會不會發火,自己需不需要隱瞞,形成一種矯枉過正的“自我審查”。

“討好型”人格造成的自我封閉

“明明想吃的東西,卻說不要”“明明想買的東西,卻說太貴”“明明想做的事情,卻說不去。”

懂事的孩子往往壓抑自己的真實想法,而想去成為父母口中的“別人家的孩子”,就像英子一樣,做什麼事情都想要獲得母親的認同。

她總是從母親的角度出發討好母親,卻沒有能力做自己。

而當一個孩子總是順應外在的需求,比如父母眼中的“聽話懂事”,那麼極有可能他會發展出一個虛假的自體。這個虛假自體成型以後,不會再回應自己內心的真實需求,而是通過壓抑自己,順應外部世界。

當這種訴求被積壓過多,找不到有效的途徑釋放的話,不知道在哪一刻就會被引爆。有的孩子就會選取自殺這種極端的方式來尋求解放。

就像英子跑到橋邊準備結束自己的生命,站在橋邊的這段對白,她為自己沒有實現父母的目標而感到愧疚,覺得自己沒有變成父母心裡想要的樣子:

這樣的“討好型”的人格會讓孩子生活的越來越累,越來越找不到自己生活的方向,甚至有時候遇到能改變的機會,在該把握的時候,都會把剛伸出來的手縮回去。

向內求因而不是向外,一步步墮入深淵

正是這種自我審查,會讓孩子把所有的過錯歸咎於自己,在龐大的親情壓力面前,他們沒有反抗的餘地。

有的孩子反抗之後就會被扣上“不聽話”,“壞孩子”這樣的帽子。

而家長往往會用慣用的方式說:

“我們這都是為你好。”

就像圓桌派裡面心理學家武志紅老師說的:

一切都是為你好是真的好嗎?

其實,“為你好”這三個字太沉重了。

開始浮現自殺想法時,大部分是處於抑鬱的狀態,有的孩子可能會找人求助。但是家長有時候會覺得孩子就是矯情,一句“為你好”實際上就把所有的談話終結了。這種語境下是不平等的,家長永遠是強勢的。

處於青春期的孩子,本來擁有成人早已遺忘的對自由、獨立的渴求,但現實的情況常常是父母並不能真正尊重自己的意願和想法。

在這種壓力下,對於孩子來說,家庭親情已經不是一道抵禦風險的安全閥,而是施加重壓的冰冷機器,轉動著加速了孩子墮入深淵,引起了悲劇的發生。

就像丁一在牆上寫下的“我恨”,家長對他們的塑造和期待其實未嘗不是一種壓迫,讓孩子喘不過氣來,感覺總是為別人而活,其實他們心裡早就積壓滿了憤恨,只差一個機會發洩出來。

父母要學會換位思考

作為父母,要學會換位思考,把孩子當成一個獨立的“人”。

想想你和孩子一樣大的時候是什麼樣子。

不要把自己的位置放得太高,他需要的是朋友,而非一個領導。

在成為父母的同時要學會擺脫本身的那種慣性,不要把孩子不當回事,孩子並不是你的附屬品,不是你們滿足夢想的工具。他們需要你們自己先做出榜樣。

而當孩子表現出有自殺的可能的時候,一定要柔和的去和他們交流,讓他們把心裡的鬱結開啟。

“小歡喜”的結局的過程不太歡喜,但是結局是歡喜的,幾個孩子最終都考上了理想的大學。這途中最重要的是父母和孩子雙方都付出努力,換位思考,作為父母,我們要主動的伸出手,和孩子一把生活過好,美好的未來是共同創造的。

自殺前,可能有哪些表現?
如何識別抑鬱症的自殺傾向?
預防青少年自殺
真實案例:女兒有自傷行為,我該如何應對?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