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鼎穴 - 天頂 - 針灸穴位

天鼎,经穴名。出自《针灸甲乙经》。别名天顶。属手阳明大肠经。位于颈部,横平环状软骨,胸锁乳突肌后缘。在胸锁乳突肌下部后缘,浅层为颈阔肌,深层为中斜角肌起点,有颈升动脉,布有副神经、颈横神经、耳大神经、枕小神经,深层为膈神经的起点。主治暴喑气哽、咽喉肿痛、吞咽困难、瘰疬、瘿气。直刺0.5-0.8寸。

名詞釋義

天,指上部。鼎,古代煮焚用具,其形特徵有三足。此穴位於頸部胸鎖乳突肌之胸骨頭與鎖骨頭分歧之下方。胸鎖乳突肌特徵為一肌二頭(一頭附著於乳突骨,其他二頭,分別附著胸、鎖二骨)似三足鼎立,故名。

功能作用

清利咽喉,理氣降逆,化痰散結。

定位

頸部,橫平環狀軟骨,胸鎖乳突肌後緣。

解剖

在胸鎖乳突肌下部後緣,淺層為頸闊肌,深層為中斜角肌起點。有頸升動脈。布有副神經、頸橫神經、耳大神經、枕小神經,深層為膈神經的起點。

詳細主治

1、暴喑氣哽、咽喉腫痛、吞嚥困難等咽喉病證。2、瘰癧、癭氣。

詳細操作

正坐,頭微側仰,先定結喉旁開3寸,約當胸鎖乳突肌的胸骨頭與鎖骨頭之間的扶突穴,再從扶突穴直下寸,當胸鎖乳突肌後緣處取穴。直刺0.5-0.8寸。

臨床運用

現代常用於治療扁桃體炎、喉頭炎、頸淋巴結結核、舌骨肌麻痺症,凡嚥下困難者,均可使用。

配伍

1、配氣舍穴、膈俞穴治喉痺。2、配間使穴治失音囁喏。3、配合谷穴、間使穴治暴喑。4、配臑會穴、合谷穴、足三里穴、天突穴、天容穴治癭氣。

相關論述

1、《針灸甲乙經》:“天鼎,在頸缺盆上。”2、《會元針灸學》:“天鼎者,肩之上調之天部。兩手陽明至肩上託頭矗立,如鼎之狀,故名。”3、《醫宗金鑑》:“從巨骨穴循頸,缺盆上直行扶突下一寸。”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