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苦蕒 - 中藥材

山苦荬,中药名。为菊科植物山苦荬Ixerischinensis(Thunb.)Nakai的全草或根。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排脓,凉血止血的功效。主治肠痈,肺脓疡,肺热咳嗽,肠炎,痢疾,胆囊炎,盆腔炎,疮疖肿毒,阴囊湿疹,吐血,衄血,血崩,跌打损伤。

功效作用

功能

清熱解毒,消腫排膿,涼血止血。

主治

腸癰,肺膿瘍,肺熱咳嗽,腸炎,痢疾,膽囊炎,盆腔炎,瘡癤腫毒,陰囊溼疹,吐血,衄血,血崩,跌打損傷。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0-15g;或研末,每次3g。外用:適量,搗敷;或研末調塗;或煎水燻洗。

藥理作用

100%山苦蕒煎劑對在體兔心有抑制作用,使心收縮力減弱,頻率減少。對在體及離體蟾蜍心臟,略有增強現象,但有舒張不全。滴在蟾蜍腸繫膜上,能使小動脈擴張,先用腎上腺素使之收縮時亦如此。能使麻醉兔和犬的血壓下降,其降壓原理似乎與迷走神經有關。

相關論述

1、《東北常用中草藥手冊》:“清熱解毒,破瘀活血,排膿。治闌尾炎,腸炎,痢疾,瘡癤癰腫,肺膿瘍,吐血,衄血。”

2、《陝西中草藥》:“清熱解毒,瀉肺火,涼血,止血,止痛,調經,活血,化腐生肌。主治無名腫毒,陰囊溼疹,肺炎,跌打損傷,骨折。”

3、《青藏高原藥物圖鑑》:“清熱利膽。治膽囊炎。”

4、《全國中草藥彙編》:“治腹腔膿腫,急、慢性盆腔炎,肺熱咳嗽,肺結核。”

5、《浙江藥用植物志》:“治血崩,白帶,痧氣腹痛。”

臨床應用

相關配伍

1、治腸癰:苡米21g,敗醬草9g,牡丹皮9g,冬瓜仁12g,桃仁9g,金銀花9g。水煎服。(《遼寧常用中茸藥手冊》)

2、治膽囊炎:(山苦蕒)全草15g。水煎服。(《浙江藥用植物志》)

3、治無名腫毒,各種瘡腫:鮮苦葉苗、鮮地黃苗、鮮蒲公英各等分。共搗如泥,敷患處。或將上三味藥焙乾,共研細面,每次6g,開水沖服,每日3次,外用時蜂蜜調敷患處。

4、治黃水瘡:苦葉苗適量。焙乾研面,香油調塗患處。(3-4方出自《河南中草藥手冊》)

5、治痔瘡:光葉苦蕒菜切碎,煎水燻洗。(《內蒙古中草藥》)

6、治血崩,白帶:(山苦蕒)根9g,豬膀胱1只。煮熟食肉服湯。(《浙江藥用植物志》)

7、治咽喉腫痛:苦葉苗30g。水煎,日服2次。(《河南中草藥手冊》)

8、治暑熱痧氣腹痛:(山苦蕒)全草30g,六月雪、醉魚草根、牛膝、仙鶴草各9-12g。水煎服。(《浙江藥用植物志》)

9、治結核病:苦葉苗500g,白芨60g。共研細面,每服6g,溫開水沖服,每日3次。(《河南中草藥手冊》)

加工炮製

採收加工

早春採收,洗淨,鮮用或曬乾。

藥材鑑別

藥材性狀

全草長20-40cm。莖多數,光滑無毛,基部簇狀分枝。葉多皺縮,完整基生葉展平後線狀披針形或倒披針形,長7-18cm,寬1-4cm,先端尖銳,基部下延成窄葉柄,邊緣具疏小齒或不規則羽裂,有時全緣;莖生葉無葉柄。頭狀花序排列疏傘房狀聚傘花序,未開放的總苞呈圓筒狀,長7-9mm,總苞片2層,外層極小,卵形,內層線狀披針形,邊緣薄膜質;瘦果狹披針形,稍扁平,紅棕色,具長喙,冠毛白色。氣微,味苦。

以色綠者為佳。

植物學資訊

植物種屬

菊科植物山苦蕒。

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高10-40cm。全株無毛。基生葉蓮座狀,條狀披針形或倒披針形,長7-15cm,寬1-2cm,先端鈍或急尖,基部下延成窄葉柄,全緣或具疏小齒或不規則羽裂;莖生葉1-2枚,無葉柄,稍抱莖。頭狀花序排成傘房狀聚傘花序;總苞長7-9mm,外層總苞片卵形,內層總苞片條狀披針形;舌狀花黃色或白色,長10-12mm,先端5齒裂。瘦果狹披針形,稍扁平,紅棕色,長4-5mm,喙長約2mm,冠毛白色。花期4-5月。

分佈區域

分佈於我國北部、東部和南部。

道地產區

主產我國北部、南部及東部。自產自銷。山東、河南、新疆等地有以其帶花果的乾燥全草,作“敗醬草”藥用,應注意鑑別。

生長環境

生山地及荒野,為田間雜草。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