涼薯 - 中藥材

凉薯,中药名。为豆科豆薯属植物豆薯Pachyrhizus erosus(L.)Urban[Dolichos erosus L.]的块根。具有清肺生津,利尿通乳,解酒毒的功效。主治肺热咳嗽,肺痈,中暑烦渴,消渴,乳少,小便不利。

功效作用

功能

清肺生津,利尿通乳,解酒毒。

主治

肺熱咳嗽,肺癰,中暑煩渴,消渴,乳少,小便不利。

用法用量

內服:生啖,120-250g;或煮食;或絞汁。

化學成分

塊根含蛋白質、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塊根含畢日多苷。

相關論述

1、《廣西本草選編》:“止渴,解毒。”

2、《食用中藥與便方》:“生津止渴,解酒毒,降血壓。”

3、《四川中藥志》1979年版:“生津液,解酒毒。用於口渴少津,慢性酒精中毒。”

4、《福建藥物志》:“中暑。”

臨床應用

相關配伍

1、治感冒發熱,頭痛,煩渴,下痢:地瓜水煎服,每日9-15g(鮮品60-120g)。或配葛根等量,水煎服。

2、治高血壓病,頭昏目赤,顏面潮紅,大便乾結:地瓜去皮搗爛絞汁,以涼開水和服,每服1酒杯,每日2-3次。(1、2方出自《食物中藥與便方》)

3、治慢性酒精中毒:鮮地瓜250g(去皮),拌白糖生食。(《四川中藥志》1979年版)

加工炮製

採收加工

9-11月採挖,通常鮮用,或曬乾。

藥材鑑別

藥材性狀

塊根紡錘形或扁球形,有的凹陷呈瓣狀,長5-20cm,直徑可達20cm,表面黃白色或棕褐色,肥厚肉質,鮮時外皮易撕去,內面白色,水分較多,幹品粉白色,粉性足。氣微,味甘。

植物學資訊

植物種屬

豆科豆薯屬植物豆薯。

形態特徵

一年生草質藤本。塊根肉質肥大,圓錐形或紡錘形,肉白色,味甜多汁。莖纏繞狀,長5-6m。三出複葉,互生;葉柄長7-8cm;頂端小葉菱形,長5-7cm,或更長可達16cm,寬5.5-18cm,兩側小葉卵形或菱形,長3.5-14cm,寬3-14cm,先端銳尖,上部呈數淺裂,中部以下全緣,基部闊楔形,兩面均有毛。總狀花序生於枝端,花序梗長20-30cm,有花約10朵;苞片小,卵形;花萼鐘形,綠色有毛,先端5裂;蝶形花冠藍紫色或淡紫紅色;雄蕊10,二體;子房長柱形而扁,有毛,花柱內彎,柱頭圓形。莢果扁平,長約9cm,表面有絨毛,褐色,開裂。種子5-10顆,近方形而扁,長約8mm,棕褐色。花期7-9月,果期10-11月。

分佈區域

分佈於江蘇、浙江、安徽、福建、江西、湖北、湖南、廣東、廣西、海南、四川、貴州、雲南、臺灣等地。

生長環境

生於酸性的黏質土壤,為栽培種。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