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芝 - 中藥材

灵芝,中药名。为多孔菌科灵芝属真菌赤芝Ganoderma lucidum(Leyss.ex Fr.)Karst.或紫芝Ganoderma sinense Zhao,Xu et Zhang的干燥子实体。具有补气安神,止咳平喘的功效。主治心神不宁,失眠,惊悸,咳喘痰多,虚劳证等。

功效作用

功能

補氣安神,止咳平喘。

主治

1、心神不寧,失眠,驚悸:本品味甘性平,入心經,能補心血、益心氣、安心神,故可用治氣血不足、心神失養所致心神不寧、失眠、驚悸、多夢、健忘、體倦神疲、食少等症。

2、咳喘痰多:本品味甘能補,性平偏溫,入肺經,補益肺氣,溫肺化痰,止咳平喘,常可治痰飲證,見形寒咳嗽、痰多氣喘者,尤其對痰溼型或虛寒型療效較好。

3、虛勞證:本品有補養氣血作用,故常可用治虛勞短氣、不思飲食、手足逆冷、或煩躁口乾等症。

4、西醫診為失眠、急性心梗、心絞痛等屬氣血不足者,慢性氣管炎、慢性支氣管炎等屬痰溼阻肺或虛寒性者,以及結核病、營養性消瘦、貧血、低血壓等屬氣血不足者。

用法用量

內服:煎服,6-12g;研末吞服1.5-3g。

不良反應

口服靈芝無不良反應,但靈芝注射液有過敏反應,一般注射20-30分鐘後,輕者有蕁麻疹、心慌氣短、胸悶、腹痛、胃痛、嘔吐、喉頭水腫,重者出現過敏性休克或過敏性腦炎。

注意事項

1、實證及外感初起者忌用。

2、靈芝是一種較強的血小板聚集抑制劑,故罹患出血性疾病及有出血傾向者慎用。

3、過敏體質者慎用。

化學成分

本品含多糖、核苷類、呋喃類、甾醇類、生物鹼、三萜類、油脂類、多種氨基酸及蛋白質類、酶類、有機鍺及多種微量元素等。

藥理作用

靈芝多糖具有免疫調節、降血糖、降血脂、抗氧化、抗衰老及抗腫瘤作用;三萜類化合物能淨化血液,保護肝功能;靈芝多種製劑分別具有鎮靜、抗驚厥、強心、抗心律失常、降壓、鎮咳平喘作用;此外,靈芝還有抗凝血、抑制血小板聚集及抗過敏作用。

毒理作用

靈芝毒性較小,小鼠腹腔注射赤芝滲漉液LD50為38.3±1.04g/kg,赤芝熱醇提取液腹腔注射,小鼠的LD50為6.75g/kg,灌胃的MLD為165g/kg,冷醇提取液毒性更小,每日給大鼠灌胃1.2g/kg及12g/kg,共30天,對生長髮育、肝功能、心電圖等均無中毒表現。

相關論述

1、《神農本草經》:“紫芝味甘溫,主耳聾,利關節,保神益精,堅筋骨,好顏色,久服輕身不老延年。”

2、《本草綱目》:“療虛勞。”

臨床應用

臨床應用

1、治積年胃病:木靈芝1.5g,切碎,用老酒浸泡服用。(《杭州藥用植物志》)

2、治神經衰弱,心悸頭暈,夜寐不寧:靈芝1.5-3g。水煎服,每日2次。

3、治慢性肝炎,腎盂腎炎,支氣管哮喘:靈芝焙乾研末,開水沖服,每服0.9-1.5g,每日3次。

4、治冠心病:靈芝切片6g,加水煎煮2h,服用,早晚各1次。

5、治誤食毒菌中毒:靈芝120g,水煎服。(2-5方出自劉波《中國藥用真菌》)

6、治鼻炎:靈芝500g,切碎,小火水煎2次,每次3-4h,合併煎液,濃縮後用多層紗布過濾,濾液加蒸餾水至500ml,滴鼻,每次2-6滴,每日2-4次。(《全國中草藥彙編》)

7、治乳腺炎:靈芝30-60g。水煎服。

8、治對口瘡:靈芝研碎,桐油調敷患處。(7、8方出自《湖南藥物志》)

相關配伍

1、靈芝配酸棗仁:靈芝補氣安神;酸棗仁養血安神。兩藥同用,益氣補血安神,用於氣血不足,心神失養所致失眠多夢之證。

2、靈芝配人參:靈芝補養氣血;人參大補元氣。兩藥配伍,用治虛勞諸證。

相關藥品

活心丸、益心寧神片。

相關方劑

紫芝丸(《聖濟總錄》)。

藥膳食療

1、靈芝丹參粥:

(1)功效:補益氣血、活血通絡、養血安神。適用於月經不調、閉經、痛經、癥瘕、胸腹刺痛、心煩不眠、腫毒等。也用於冠心病及神經衰弱等症的治療。有出血者勿服。

(2)原材料:靈芝30g,丹參5g,三七3g,大米50g,白糖適量。

(3)做法:將前3味先煎、去渣,取上清液,加入大米,用文火煮成稀粥熟時調入白糖即可。

(4)用法:溫服,每日1-2次。

2、靈芝銀耳茶:

(1)功效:滋陰潤肺、止咳祛痰、安神益智。用於慢性咳嗽、咳甚氣喘、咳痰、口乾少津或大便偏幹者。及失眠、頭昏、口乾而燥、飲食欠佳。精神疲乏、神經衰弱者。

(2)原材料:靈芝5g,銀耳10g,冰糖15g。

(3)做法:將靈芝、銀耳用清水漂洗乾淨,銀耳要泡發浸透,然後將兩者切成碎片,置於熱水瓶中,衝入適量沸水,加蓋燜一夜,次晨加入冰糖,烊化後即可。

(4)用法:分早、中、晚服用。

3、靈芝鵪鶉蛋湯:

(1)功效:適用於心血虛證。主要症狀為心悸、失眠、多夢、健忘、面色蒼白無華、形體消瘦、面容憔悴、面板粗糙、皺紋早現等。

(2)原材料:靈芝6g,大棗12枚,鵪鶉蛋12g,白糖適量。

(3)做法:鵪鶉蛋洗淨,放入鍋中,加水適量,用文火煮5分鐘,撈出後去殼備用。將靈芝洗淨、切碎,大棗洗淨、去核。將二者同時放入砂鍋內,加適量水,放入煮熟的鵪鶉蛋,用武火燒沸後改用文火煮至靈芝出味,調入白糖即成。

(4)用法:每日1劑,溫服。

加工炮製

採收加工

全年可採收,除去雜質,剪除附有朽木,泥沙或培養基質的下牆菌柄,陰乾或在40℃-50℃烘乾。

儲存方法

儲存方法

置乾燥處,防黴,防蛀。

藥材鑑別

藥材性狀

1、赤芝:子實體傘形,菌蓋(菌帽)堅硬木栓質,半圓形或腎形,直徑10-18cm,厚約2cm。皮殼硬堅,初黃色,漸變為紅褐色,有光澤,具環狀稜紋及輻射狀皺紋,邊緣薄而平截,常稍內卷。菌肉近白色至淡褐色;菌蓋下表面菌肉白色至淺棕色,由無數細密管狀孔洞(菌管)構成,菌管內有擔子器及擔孢子。菌柄圓柱形,側生,長7-15cm,粗1-4cm,紅褐色至紫褐色,有漆樣光澤。孢子細小,黃褐色。氣微香,味苦澀。

2、紫芝:皮殼呈紫黑色或褐黑色,有漆樣光澤。菌肉與菌蓋下面的菌管均為鏽褐色。菌柄長17-23cm。

3、栽培靈芝:子實體較粗壯、肥厚,直徑12-22cm,厚1.5-4cm。皮殼外常被有大量粉塵樣的黃褐色孢子。

常見偽品

混淆品:

樹舌:為多孔菌科樹舌Gandermaapplanatum(Pers.exGray)Pat的子實體。菌蓋無柄,半圓形或腎形,一般18-25cm,大者可達30-80cm,厚達15cm,常呈灰色,漸變褐色,有同心環狀稜伩;有時有疣或瘤,皮殼脆,角質,邊緣多鈍;菌肉淺栗色,有付近皮殼處白色,厚達8cm,菌管顯著多層,每層厚達15mm;管口近白色至淺黃色,受傷處迅速變為暗褐色,圓形,每毫米46個。

植物學資訊

植物種屬

多孔菌科靈芝屬真菌赤芝、紫芝等。

形態特徵

1、赤芝:腐生真菌,子實體,有柄,木栓質。菌蓋半圓形或腎形,直徑10-20cm,蓋肉厚1.5-2cm,蓋表褐黃色或紅褐色,蓋邊漸趨淡黃,有同心環紋,微皺或平滑,有亮漆狀光澤,邊緣微鈍。菌肉乳白色,近管處淡褐色。菌管長達1cm,每1mm間4-5個。管口近圓形,初白色,後呈淡黃色或黃褐色。菌柄圓柱形,側生或偏生,偶中生。長10-19cm,粗1.5-4cm,與菌蓋色澤相似。皮殼部菌絲呈棒狀,頂端膨大。菌絲系統三體型,生殖菌絲透明,薄壁;骨架菌絲黃褐色,厚壁,近乎實心;纏繞菌絲無色,厚壁彎曲,均分枝。孢子卵形,雙層壁,頂端平截,外壁透明,內壁淡褐色,有小刺,大小(9-11)μm×(6-7)μm,擔子果多在秋季成熟,華南及西南可延至冬季成熟。

2、紫芝:與前種不同點是:紫芝的菌蓋多呈紫黑色至近褐黑色;菌肉呈均勻的褐色、深褐色至慄褐色;孢子頂端臍突形,內壁突出的小刺明顯,孢子較大,大小(9.5-13.8)μm×(6.9-8.5)μm。

分佈區域

1、赤芝:我國普遍分佈,但以長江以南為多。

2、紫芝:為我國特有種,分佈於長江以南高溫多雨地帶。

道地產區

主產於四川、浙江、江西、湖南等地。

生長環境

1、赤芝:生於向陽的殼鬥科和松科松屬植物等根際或枯樹樁上。

2、紫芝:生於闊葉樹或松科松屬的樹樁上。引起木材白色腐朽。

生長見習

靈芝為腐生菌,由於可寄生在活樹上,故又稱為兼性寄生菌。生長的溫度為3-40℃範圍,以26-28℃最佳。在基質含水量接近200%,空氣相對溼度90%,pH5-6的條件下生長良好。靈芝為好氣菌,子實體培養時應有充足的氧氣和散射的光照。

栽培技術

1、菌種分離和培養菌種分離可用PDA培養基(馬鈴薯200g去皮後煮水1000ml,加入瓊脂20g、葡萄糖20g),高壓滅菌後倒入無菌培養皿內一薄層,採新鮮靈芝用75%乙醇進行表面消毒,切取菌蓋與菌柄之間一小塊組織,接種於培養基上;也可在無菌條件下采孢子,播種於培養基上,在25-28℃下培養3-4天,菌絲髮出後轉管即為母種。母種在PDA培養基上轉接擴大培養成原種,即可用來接二級菌種。

2、栽培方法:人工栽培可採用瓶(袋)栽或段木栽培。

(1)瓶栽和袋栽:以瓶栽較普遍,也可用塑膠袋栽。二級菌種培養基成分為闊葉樹鋸木屑70%,麩皮28%,蔗糖2%,調至含水量200%,裝瓶或袋。高壓滅菌後[壓力147.1kPa(1.5kg/c㎡),2h],接入原種,溫度控制在28℃左右,15-20天菌絲即可長好,即為二級菌種。栽培種培養基配方及溫度等條件與培養二級種相同,也可用棉子皮75%,麩皮25%,加水後滅菌,接入二級菌種,在室內暗光下培養,約25天菌絲便可長滿瓶或袋。開啟瓶蓋溫度仍控制在26-28℃,相對溼度85%-95%,散射光、通氣良好的條件下,45-60天便可完成現蕾、子實體成熟、散撒孢子等過程。

(2)段木栽培:在100ml水中加蔗糖2g,麥麩5g配製成營養液,選硬質樹枝截成2cm長小節,放入液中煮30min,取出後將樹枝4份與麥麩和木屑1份混合,裝瓶滅菌後接入原種,菌絲長滿後即可接段木。選直徑8-15cm的榆、楊、樺、櫟、桉、洋槐等樹種,秋冬落葉後砍伐,截成段架曬,次年5月下旬接種,在段木含水量40%-45%時,在其上打孔,放入少量木屑菌種後打入菌枝,如用純木屑菌種,加蓋後用蠟封孔。接種後碼成“井”字形,高1m,用塑膠薄膜覆蓋,保持25-28℃下發菌,並常翻堆使發菌均勻,20-30天發菌結束,將段木橫臥地面,用溼砂土覆蓋,保持溼度,塑膠薄膜覆蓋,並搭設蔭棚,常澆水保溼,越冬加厚蓋木,翌年清明前後取出染菌棒,截成15-20cm長節,垂直埋入砂質酸性壤土中,深度為段木全長的2/3-3/4,露出地面3-4cm,加強遮蔭、噴水等措施,保持芝場空氣相對溼度90%左右,2個月後即可採收。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