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殭蠶 - 中藥材

白僵蚕,中药材名。为蚕蛾科动物家蚕蛾的幼虫感染白僵菌Beauveriabassiana(Bals.)Vaillant而僵死的全虫。具有祛风止痉,化痰散结,解毒利咽的功效。主治惊痫抽搐,中风口眼歪斜,偏正头痛,咽喉肿痛,瘰疬,痄腮,风疹,疮毒。

功效作用

功能

祛風止痙,化痰散結,解毒利咽。

主治

1、驚癇抽搐,中風口眼歪斜,破傷風:白殭蠶既能祛風止痙,又可化痰通絡,故風痰引起的痙攣抽搐之症尤宜。

2、肝風頭痛、目赤,咽喉腫痛:白殭蠶用治上症,亦以風邪挾痰或熱毒所致者為宜。

3、瘰癧,痄腮,乳癰,便毒,風疹,疥癬等:白殭蠶有化痰散結解毒之功。

4、西醫診為腦血管意外、高血壓病、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梅尼埃病、面神經麻痺、髙脂血癥、破傷風等屬肝風內動,眩暈抽搐,三叉神經痛、血管神經性頭痛、坐骨神經痛等屬風邪阻絡,脈絡不通,淋巴結炎、慢性咽炎及鼻咽炎、流行性腮腺炎、腫瘤、腦惡性腫瘤等屬痰凝脈絡,以及肝炎、小兒遺尿症等。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10g;研末,1-3g;或入丸、散。外用:適量,煎水洗;研末撒或調敷。一般炙用;散風熱宜生用。

不良反應

1、殭蠶內服可導致過敏反應,表現為痤瘡樣皮疹及過敏性皮疹,停藥後可消失。

2、少數患者有口乾咽燥、噁心、食慾減少、睏倦等反應。

3、過敏體質者慎用。出現過敏反應,採用抗過敏對症處理。

注意事項

1、《藥性論》:“惡桑螵蛸、桔梗、茯苓、茯神、萆薢。”

2、《本草經疏》:“凡中風口噤,小兒驚癇夜啼,由於心虛神魂不寧,血虛經絡勁急所致,而無外邪為病者忌之。女子崩中,產後餘痛,非風寒客入者,亦不宜用。”

3、《本草新編》:“多服則小腹冷痛,令人遺溺,以其性下行而成寒也。”

4、《得配本草》:“無風邪者禁用。”

化學成分

1、白殭蠶含蛋白質、草酸銨,並含賴氨酸,亮氨酸,天冬氨酸等17種氨基酸,鎂、鈣、鋅等28種元素,以及變態活性刺激素、促脫皮甾酮和一種色素3-羥基犬尿素,6-N-羥乙基腺嘌呤。

2、白僵菌菌體含軟白僵菌素,白僵菌黃色素,在培養中的氮源枯竭時,這種色素迅速積累。還含多種環縮醇酸肽類成分:白僵菌環四肽,白僵菌環三肽A和B,白僵菌環縮醇酸肽A、B、Ba、C、Ca、D、E、Ea、F、Fa、H、I、Ja、Ka;脂肪酸醯胺成分:棕櫚醯胺,硬脂醯胺;哌嗪-2,5-二酮類成分:環(L-異亮氨酸-L-纈氨酸)二肽,環(L-異亮氨酸-L-異亮氨酸)二肽,環(L-丙氨酸-L-脯氨酸)二肽;類脂成分,其中脂肪酸的組成主要是棕櫚酸,油酸,亞油酸以及少量的硬脂酸,棕櫚油酸。此外,白僵菌至少能分泌三種水解酶即脂酶,蛋白酶和甲殼質酶,能促進穿通受染幼蟲表皮,還能合成溶纖維蛋白酶,並能利用穀氨酸,天冬氨酸,草酸銨,枸櫞酸銨,酒石酸銨作為氮源,但不能有效地利用無機氮化合物。白僵菌除感染家蠶外,還侵襲玉米螟、蠟蛾幼蟲,並從中分離出高相對分子質量的昆蟲毒素和環肽類昆蟲毒物質白僵菌素;還含甾體11α-羥基化酶系,用於合成類皮質激素。

藥理作用

1、抗驚厥作用:100%殭蠶水煎劑以22.5g/kg或30g/kg給小鼠灌胃,能對抗番木鱉鹼引起的小鼠強直性驚厥,降低番木鱉鹼所致小鼠驚厥的死亡數。但是對電休克、戊四氮和咖啡因所致驚厥無顯著對抗作用。殭蠶煎劑除去草酸銨後,即失去抗番木鱉鹼驚厥的活性,因此推測其抗番木鱉鹼驚厥的有效成分是草酸銨。

2、鎮靜作用:殭蠶醇水浸出液給小鼠皮下注射、腹腔注射或灌胃以及給家兔靜脈注射均有催眠作用。小鼠灌服0.5g/kg或皮下注射0.25g/kg,催眠效力約等於苯巴比妥皮下注射50mg/kg。

3、抗凝血作用:體外試驗表明,殭蠶提取液42mg/ml對家兔血漿凝血酶時間、凝血酶原時間和白陶土部分凝血活酶時間有延長作用,每1g生藥作用分別相當於1.08u,13.47u和14.50u肝素。以去纖溶酶原兔血漿或去抗凝血酶Ⅲ兔血漿作基質血漿,殭蠶仍表現出抗凝活性。殭蠶提取液2.5g/kg給家兔靜脈注射,發現上述指標在注射後不同時間均有顯著延長,而且作用較持久。白殭蠶10mg/ml對體外由ADP誘導的血小板聚集抑制率達53.3%,使血液粘度比值降低;延長大鼠血漿復鈣時間和凝血酶原時間,促進大鼠血漿凝塊完全溶解,表現出較強的抗凝和促纖溶活性。0.04g/ml或0.01g/ml的殭蠶提取液在體外可對抗牛凝血酶作用,顯著延長人血纖維蛋白原凝聚時間。

4、降血糖作用:大鼠灌服殭蠶粉劑5g/(kg·d),連續2星期,對四氧嘧啶所致實驗性糖尿病大鼠的血糖有顯著降低作用。停藥1星期後,血糖仍維持較低水平。如果灌服10g/kg煎劑,血糖雖有降低,但無顯著性意義,提示高溫可能使其有效成分破壞。

5、其他作用:100%殭蠶水煎劑,對小鼠肉瘤S180有明顯的抑制作用。100%殭蠶水煎劑按3g(生藥)/kg灌胃,對家兔氯化銨中毒有促進作用,推測與其含有草酸銨有關。體外試驗證明,殭蠶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綠膿桿菌等細菌均有較弱的抑制作用。

毒理作用

殭蠶乙醇提取物,小鼠、大鼠腹腔注射0.5-5g/kg,均未見毒性反應。殭蠶提取液小鼠腹腔注射的LD50為35.48g/kg。

相關論述

1、《本經》:“主小兒驚癇夜啼,去三蟲,滅黑䵟,令人面色好,男子陰瘍病。”

2、《別錄》:“女子崩中赤白,產後餘痛,滅諸瘡瘢痕。”

3、《藥性論》:“治囗噤,發汗,主婦人崩中下血不止。”

4、《新修本草》:“《別錄》雲,末之,封疔腫,根當自出。”

5、《本草拾遺》:“主白疹,塗之。”

6、《日華子》:“治中風失音,並一切風疾,小兒客忤,男子陰癢痛,女子帶下。”

7、《本草圖經》:治中風急喉痺欲死者。”

8、《醫學啟源》:“去面板間諸風。”

9、《本草正》:“治小兒疳蝕,牙齦潰爛,重舌、木舌。”

10、《玉楸藥解》:“活絡通經,驅風開痺。治頭痛胸痺,口噤牙疼,隱疹風瘙;燒研酒服,能潰癰破頂,又治血淋崩中。”

臨床應用

臨床應用

方劑:

殭蠶散(《醫略六書》)、殭蠶丸(《聖濟總錄》)、普濟消毒飲(《東垣試效方》)。

中成藥:

複方牽正膏、小兒咳喘顆粒、定搐化風丸。

相關配伍

1、治風壅牙痛:殭蠶、藁本、白芷各等分。上為細末。每用少許揩牙痛處,用鹽水灌漱。(《普濟方》殭蠶散)

2、治重舌、木舌:殭蠶一錢,黃連(蜜炒)二錢。為末,摻之,涎出為妙。(《積德堂經驗方》)

3、治喉痺口瘡,腮頰腫痛:白殭蠶(炒去絲、嘴)、牛蒡子(微炒)各等分。為細末,煉蜜為丸,每一兩作一十五丸。每服丸,含化,食後。(《楊氏家藏方》消毒丸)

4、治喉痺失音:瓜蔞皮(炒)、殭蠶(炒)、甘草(炒)各二錢。共為末。每服三錢,薑湯下。(《疑難雜症簡方》)

5、治纏喉風,氣息不通:白殭蠶(直者,去頭)半兩,枯白礬一兩。上為細末。每服三錢,生薑蜜水調勻,細細服之,不拘時候。(《御藥院方》開關散)

6、治喘嗽,喉中如鋸,不能睡臥:好末茶一兩,白殭蠶一兩。上為細末,放碗內,傾沸湯一小盞,用盞蓋定,臨臥,再添湯點服。(《瑞竹堂經驗方》殭蠶湯)

7、治時毒疙瘩惡證:殭蠶、牡蠣、大黃(酒蒸)各等分。上件依法制度,各為細末,煉蜜為丸如彈子大。每服二丸,新汲水化下。(《杏苑生春》消毒僵黃丸)

加工炮製

採收加工

過去收集的殭蠶,均為自然病死者。近年來進行人工接種培養,方法是:在蠶4次蛻皮後,將白僵菌用溫水或冷水調成菌液,用噴霧器均勻地噴到蠶體上,以蠶體見溼為度。接種後15-20min第1次給桑,以後每隔5-6h給桑1次。飼養室的溫度以24-26℃,溼度90%為宜。避免通風。接種後,蠶陸續發病死亡。要及時揀出,另行攤放,保持同樣溫度,待其充分發僵變白後,置於通風處風乾或弱光下曬乾。

炮製方法

1、白殭蠶:取原藥材,除去雜質及殘絲。

2、炒白殭蠶:取淨白殭蠶,置鍋內,用文火加熱,炒至表面呈黃色,取出放涼。

3、麩炒白殭蠶:取麩皮撒在熱鍋內,用武火加熱,俟冒煙時,加入淨殭蠶,拌炒至表面呈黃色,取出,篩去麩皮,放涼。每白殭蠶100kg,用麩皮10kg。

4、姜制白殭蠶:取生薑加適量水搗爛榨汁。將薑汁倒入淨白殭蠶內拌勻,潤透,置鍋內,用文火加熱,炒微幹,取出放涼。每淨白殭蠶100kg,用生薑20kg取汁。

5、酒制白殭蠶:取淨白殭蠶,置鍋內,用文火加熱,炒至黃色時,再噴入酒炒至幹。取出放涼。每白殭蠶100kg,用酒12kg。

6、甘草水制白殭蠶:取淨白殭蠶用甘草湯洗後,曬乾,再置鍋內,用文火加熱,炒至呈黃色,取出放涼。每白殭蠶100kg,用甘草2-3kg。

儲存方法

儲存方法

貯乾燥容器內,密閉,置陰涼乾燥處,防蛀。

藥材鑑別

藥材性狀

本品呈圓柱形,多彎曲皺縮,長2-5cm,直徑0.5-0.7cm。表面灰黃色,被有白色粉霜狀的氣生菌絲和分生孢子。頭部較圓,足8對,體節明顯,尾部略呈二分歧狀。質硬而脆,易折斷,斷面平坦,外層白色,顯粉性,中間有亮棕色或亮黑色,習稱“膠口鏡面”,內有絲腺環4個,呈亮圈狀。氣微腥,味微鹹。

動物學資訊

動物屬種

蠶蛾科動物家蠶蛾的幼蟲感染白僵菌。

形態特徵

雌、雄蛾全身均密被白色鱗片。體長1.6-2.3cm,翅展3.9-4.3cm。體翅黃白色至灰白色。前翅外緣頂角後方向內凹切,各橫線色稍暗,不甚明顯,端線與翅脈灰褐色,後翅較前翅色淡,邊緣鱗毛稍長。雌蛾腹部肥碩,末端鈍圓;雄蛾腹部狹窄,末端稍尖。幼蟲即家蠶,體色灰白至白色,胸部第2、第3節稍見膨大,有皺紋。腹部第8節背面有一尾角。我國大部分地區均有飼養。

道地產區

主產江蘇、浙江、四川、廣東等地。銷全國。

人工製造

1、生活習性:家蠶又稱桑蠶,為人工飼養,主要以桑葉為食。為完全變態昆蟲,由卵剛孵化出來的小蠶,一般經過4次蛻皮後,體內的1雙絹絲腺逐漸發育成熟,並停止進食,吐絲結繭。這時的幼蟲稱做熟蠶。熟蠶在繭內化蛹變成蛾,後破繭而出。雌、雄蛾交尾產卵後,數日便死亡。2、養殖技術:主要包括催青、小蠶飼養、大蠶飼養、上蔟和採繭等環節。桑的好壞直接影響蠶的生長髮育。1-2d齡蠶選採嫩葉,3-4d齡採小枝的葉,5d齡可全面採葉,夏、秋季高溫季節每日適當增加給桑次數,或給1-2次水葉。蛻皮期應增加飼育室的溼度,並防止震動和吹風。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