潤肺飲《醫宗必讀》 - 方劑

润肺饮,中医方剂名。出自《医宗必读》卷九。具有润肺化痰之功效。主治肺经燥痰,脉涩面白,气上喘促,洒淅寒热,悲愁不乐,其痰涩而难出者。症见咳嗽咯痰不利,咽喉燥痛,舌质红干。临床常用于慢性支气管炎、慢性咽喉炎。

  • 名称:润肺饮《医宗必读》
  • 别名:润肺汤《中国医学百科全书(79) 方剂学》
  • 出处:《医宗必读》卷九
  • 功用:润肺化痰
  • 主治:肺经燥痰,脉涩面白,气上喘促,洒淅寒热,悲愁不乐,其痰涩而难出者

歌訣

潤肺飲中知貝苓,橘冬桔梗草姜呈;地黃生用天花粉,潤燥化痰咳哽寧。

組成

貝母(糯米拌炒)、天花粉各三錢(9g),桔梗一錢(3g),甘草五分(1.5g),麥門冬(去心)、橘紅(去白)、茯苓(去皮)各一錢半(各4.5g),知母(酒炒)七分(2g),生地黃二錢半(7.5g)。

用法用量

用水二鍾,加生薑三片,煎至七分,食後服。

功用

養陰潤肺,以降虛火。

主治

肺經燥痰,脈澀面白,氣上喘促,灑淅寒熱,悲愁不樂,其痰澀而難出者。

方義

生地、知母、麥冬,花粉潤肺滋燥,貝母、桔梗清肺化痰,陳皮、茯苓理氣化痰,甘草調和諸藥,諸藥合用有潤燥化痰的作用。

運用

診斷要點:本方症以咳嗽咯痰不利,咽喉燥痛,舌質紅幹為辯證要點。臨床常用於慢性支氣管炎、慢性咽喉炎。

加減化裁

目中癢甚,加荊芥穗1.5克,以祛風止癢。

使用注意

若是涼燥所致之痰,就不是本方的適應證,而當用杏蘇散之類。

重要文獻摘要

原方選錄:《醫宗必讀》卷九:“組成:貝母(糯米拌炒)、天花粉各三錢,桔梗一錢,甘草五分,麥門冬(去心)、橘紅(去白)、茯苓(去皮)各一錢半,知母(酒炒)七分,生地黃二錢半。用法:用水二鍾,加生薑三片,煎至七分,食後服。主治:肺經燥痰,脈澀面白,氣上喘促,灑淅寒熱,悲愁不樂,其痰澀而難出者。按:此由二母散合甘桔湯加味而成。”《張皆春眼科證治》:“組成:沙參、麥門冬、地骨皮、生地各9克,當歸尾6克。功用:養陰潤肺,以降虛火。主治;赤絲虯脈。肺陰不足,目乾澀而癢,絲脈細而色淡者。方淪選錄;方中沙參、麥冬養陰滋肺,地骨清肺中虛熱,生地涼血育陰,歸尾活血通絡,引血下行。加減:目中癢甚,加荊芥穗1.5克,以祛風止癢。”《辨證錄》卷五:“組成:麥冬、玄參各五錢,甘草、半夏各一錢,桔梗二錢,竹葉五十片。用法:水煎服。主治:春日感冒風寒,肺熱逼胃,身熱譫語。”《沈氏尊生書》:“功用:治痰喘。藥品:人參,厚朴,半夏,官桂,杏仁,川芎,當歸,白芍藥,生地黃。用法;清水煎服。”《雜病犀燭》:“人參3克,川厚朴5克,官桂1克,杏仁10克,川芎、當歸各7克,生芍藥、生地各12克。水煎服。功能祛痰定喘,潤肺止咳。治痰飲蘊肺,陰津不濟,咳喘日久不愈,正氣金業受損,舌尖邊光滑,苔白膩,脈沉滑。如慢性支氣管炎見上證者,可以選用。”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