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行性家族性肝內膽汁淤積症:症狀、病因及如何治療

進行性家族性肝內膽汁淤積症(Progressive Familial Intrahepatic Cholestasis,PFIC)是一種常染色體隱性遺傳性肝細胞性膽汁淤積症,是由於基因突變所致膽汁分泌或排洩障礙形成的綜合徵,以嚴重的黃疸與面板瘙癢為主要症狀。根據其致病基因的不同,該疾病分為 PFIC-1 型、PFIC-2 型和 PFIC-3 型。本病多發於兒童,一般在新生兒期就存在肝細胞性原發性膽汁淤積,若不經治療會是致命的,預後主要與突變基因型別以及病症嚴重程度有關。治療原則為對症治療、藥物治療、外科治療和肝移植[1][2]

  • 進行性家族性肝內膽汁淤積症(Progressive Familial Intrahepatic Cholestasis,PFIC)是一種罕見的常染色體隱性遺傳性疾病。
  • 致病機制為基因突變導致膽汁分泌或排洩障礙。
  • 根據其致病基因不同,該疾病可分為三種類型:PFIC-1 型、PFIC-2 型和 PFIC-3 型。
  • PFIC 的常見症狀為嚴重的黃疸、面板瘙癢、吸收不良與腹瀉,杵狀指,肝、脾大。
  • 本病的治療原則為:對症治療、藥物治療、外科治療和肝移植
  • 據估計,該病發病率為 1/5 萬~1/10 萬,呈世界性分佈,男女發病率無明顯差異[3]
  • 預後主要與突變基因型別、病症嚴重程度以及診斷治療的早晚有關。

臨床觀察和身體檢查有助於識別上述明顯的本病症狀。為了進一步明確診斷,醫生還可能建議患者進行以下檢查:

  • 實驗室檢查:PFIC 三型均表現為血結合膽紅素、鹼性磷酸酶及膽酸等不同程度增高,血膽固醇多正常,PFIC-3 型有血 GGT (谷氨醯轉肽酶)增高,而 PFIC-1 型和 PFIC-2 型血清 GGT 活性基本正常。
  • 影像學檢查:MRCP 或腹部超聲等觀察肝內外膽管,一般無變化。
  • 病理學檢查:
    • PFIC-1 型肝組織表現為電鏡下促顆粒狀膽汁,部分肝細胞可按管狀模式排列,形成腺泡樣假玫瑰花結。
    • PFIC-2 型表現為明顯的肝鉅細胞的形成,電鏡下膽汁呈細絲狀、細顆粒狀或無定形狀,微絨毛缺失。
    • PFIC-3 型表現為膽管增生和纖維化。
  • 基因檢測:應用 DNA 測序檢測致病基因外顯子或者進行全基因測序[4]

哪些情況需要及時就醫?

  • 出現嚴重的黃疸及瘙癢症狀
  • 反覆性的腹瀉

就診科室

  • 兒科
  • 消化內科

醫生如何診斷進行性家族性肝內膽汁淤積症?

該病診斷依據包括以下幾點:

  • 家族史:有無相關家族病史,疑診。
  • 查體:是否存在進行性家族性肝內膽汁淤積症的體徵,疑診。
  • 實驗室檢查: 出現相關指數的變化,初步診斷。
  • 肝組織病理學檢查:肝組織細胞出現病理變化 ,可診斷。
  • 基因檢測:明確診斷。

醫生可能詢問患者哪些問題?

  • 什麼時候開始出現面板瘙癢的?
  • 有沒有出現過腹瀉的情況?
  • 是否出現長時間的生長髮育遲緩?
  • 患兒的手指是否有杵狀指,多長時間了?
  • 是否注意到瘙癢發生前有什麼前兆?
  • 家裡有人有相同的病史嗎?
  • 是否在產前做過遺傳諮詢或產前診斷?

患者可能詢問醫生哪些問題?

  • 進行性家族性肝內膽汁淤積症是一種什麼樣的疾病?
  • 我的孩子怎麼會得這種病?
  • 需要做更多相關檢查嗎?
  • 目前有哪些治療方法?有什麼副作用嗎?
  • 假如孩子一直面板瘙癢,該怎麼辦?可能性有多大?
  • 怎樣才能知道什麼是觸發該病發作的誘因?
  • 這病會有什麼併發症嗎?
  • 我的家人應該接受相關基因測試嗎?
  • 預後:主要與突變基因型別、病症嚴重程度以及診斷治療的早晚有關。
  • 應諮詢醫生,詳細瞭解該病的日常注意事項。
  • 由於患兒抵抗力較差,可能會出現其他症狀,應立即檢查對症治療。
  • 日常生活中,可吃維生素片,多補充維生素。
  • 多晒太陽,以促進鈣的吸收。
  • 增加乳製品和豆製品等高鈣食品的攝入。

治療原則:對症治療、藥物治療、外科治療和肝移植。

對症治療

  • 膳食提供中鏈三醯甘油,改善患兒營養狀態;
  • 服用脂溶性維生素和水溶性維生素;
  • 保證充足的陽光照射和鈣攝入。

藥物治療

  • 熊去氧膽酸治療,但對PFIC-3 無 MDR3 表達的患者無效。
  • 利福平、考來烯胺可以用來緩解膽汁淤積性瘙癢[3]

外科治療

部分膽汁分流術和迴腸旁路手術治療。

肝移植    

最為有效、徹底,也是最後考慮的治療方案[1][4]

本病系基因突變使肝臟排洩膽汁代謝障礙引起發病,肝細胞漿膜結構、功能,毛細膽管上皮與分泌膽汁酸的能力以及膽汁代謝的改變均會引起膽汁淤積,膽汁淤積影響膽紅素排洩,腸道內缺乏膽酸,不能乳化食物中的脂肪[1][2]

PFIC 一般在新生兒期就存在肝細胞性原發性膽汁淤積,三種類型的臨床表現各有其特點。

進行性家族性肝內膽汁淤積症有哪些症狀?

  • 共同症狀:
    • 黃疸、面板瘙癢;
    • 身材矮小、青春期發育落後;
    • 膽囊結石、脂肪瀉;
    • 肝脾腫大、杵狀指;
    • 佝僂病、骨齡延遲等。
  • PFIC-1 型:水樣腹瀉、胰腺炎和聽力減退等。
  • PFIC-2 型:病情進展迅速,1年內可迅速發生肝衰竭,甚至肝癌。
  • PFIC-3 型:病情進展緩慢,常在兒童晚期和青少年發生肝硬化。
  • 避免近親結婚,有 PFIC 家族史者生育前可進行遺傳諮詢。
  • 孕婦一旦出現瘙癢的症狀,應立即前往檢查。
  • 在生育期間應儘量避免輻射、服用其他藥物。
  • 加強體育鍛煉,保持身心健康,防止過度疲勞。
  • 患兒父母如果要再生育,應在妊娠後做產前診斷[3]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